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慈恩寺内,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唐高宗和唐太宗曾亲自撰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
大雁塔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

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每层皆存舍利,共一万余粒。玄奘法师亲自参加建塔,搬运砖石,历时两年才建成。然而,玄奘法师亲自组织建造的这座塔,因转表土心,风雨剥蚀,草木丛生。五十余年后逐渐毁坏。于武则天长安年间女皇武则天和王公贵族,施钱重新基建,更新改造为七层宝塔(人称七级浮屠),较前更加庄严雄伟。
人们常说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概由此而来。
塔体各层均以青砖模仿我国唐代建筑砌檐柱、斗拱、栏额、檀枋、檐椽、飞椽等仿木结构,磨砖对缝砌成。塔上陈列有佛舍利子、佛足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
大雁塔内的玄奘三藏院内供养有玄奘头顶骨舍利子,此次也有幸得以瞻仰
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
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
尤其是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
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
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
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
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
时过境迁,如今登顶时放眼所观
早已是换了画卷
俯视西安古城全貌
大雁塔前的喷泉广场也是一大看点,这是全亚洲最大的矩阵喷泉广场,最大的水景广场

晚上更壮观瑰丽,无奈没有去,只有看着以前别人拍的照片想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