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让人相信爱情可以恒温的故事——《何以笙箫默》

(2009-02-11 09:16:18)
标签:

杂谈

何以笙箫默

顾漫

分类: 影评书评

     记不的已经好久没看过言情小说了,前段时间却鬼迷心窍的看了这部《何以笙箫默》。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当初我学驾驶时一个90后的女孩推荐我看的,她说没想到跟我很谈的来,我一定会喜欢这本书。虽然后来跟这个小姑娘没怎么联系了,可从她当时微微展露的不俗的气质和谈吐,以及特别的书名,让我没有将它同每天接收到的大量信息随意的装进大脑里,而忽略了它。

     故事很短,只花了我两个半天的时间就看完了,人物和情节也很简单,重点只围绕两个人的情感故事展开,但通过作者清秀朴质的文笔对心理以及细节的细腻描写的描写,却让人感同身受。非常喜欢以琛和默笙这两个人物,他们在这分开的七年里,在彼此有不解,有怨气,甚至知道重逢无望时,却仍死死捍卫着心里的那个角落,百毒不侵,等待和守侯变成生命中的一种习惯。而当他们七年后再次意外重逢时,却没有甜言蜜语,不曾表白真心,冷淡不过是自持,情深,却难以启齿。

    还是安妮书中的一句话写的深刻: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说不出话来,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

    终究故事的结局是美的,让人再度相信,在经过漫长时间的风化后,只要两个人还保持着当初深爱对方的那颗心,只要愿意重新打开心门,感情总会有再度滋长发芽的神奇魔力。

    依然记得故事快结尾的那个细节:

   “ 默笙想过有一天必定会和以琛说起这些事情,但是她从没想过会是这样的。一点沉重的感觉都没有,好像是最普通不过的聊天一样,那些曾经令她痛苦过的经历,好像在一夜之间远去了。

    对话渐稀。

  天已经完全亮起来。
  “以琛,我居然一点也不难过,我以为说起这些会很难过的。”
  以琛静静的说:“你有我了。”
  默笙没有出声,脑袋靠在他胸口一动不动,久到以琛以为她睡着了,渐渐的,却感到胸口那边一阵潮 湿。”

     他们是幸福的,从相爱、分开,再到重逢,从故作冷漠到愿意再次相信彼此,际遇波折,爱却从未离体。

     或许更只因两个人,都是如此坚定而固执,——“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我不愿意将就。”

  

 

                    一个让人相信爱情可以恒温的故事——《何以笙箫默》

 

 

  《何以笙箫默》片段: 

  

    1.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2.“我考虑过了,如果三年后你注定是我女朋友,我何不提早行使我的权利。”

 

  3.赵默笙,你跑这么慢,我当初是怎么让你追上的?

 

  4.“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了。”

 

   5.“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他说,我不愿意将就。”

  6.“那时候的我还不明白,有一种平静,叫做死水微澜。

  平静是因为已经有所决定。

  决定了要等下去。”

 

  7.“世上最痛苦的事 不是生老病死

  而是生命的旅程虽短 却充斥着永恒的孤寂

  世上最痛苦的事 不是永恒的孤寂

    而是明明看见温暖与生机我却无能为力

  世上最痛苦的事 不是我无能为力

  而是当一切都触手可及 我却不愿伸出手去”

 

  8.“你觉得以琛是个什么样的人?”向恒不答反问。

  “冷静、理智、客观。”老袁中肯的评价。

   “那么这个人就是他的不冷静、不理智、不客观。”

 

   9.“我从来没有招惹你,你为什么要来招惹我?既然招惹了,为什么半途而废?”

 

  10.他们给我十年,我要默笙一辈子,我屈从于现实的温暖。


  11.回到他身边,曾经想像过无数次的情景。在国外的时候,常常一个走神,就会开始幻想和以琛重逢,幻想两个人幸福地在一起。那是她漫长孤单的日子里唯一的慰籍,唯一的快乐,她所有的坚强和坚持都源于这种幸福的想象。然而,回国后,当以琛以一种理性而冰冷的态度要把她的幻想变成现实时,她却退缩了。
  他和她,都不再是她记忆中那个单纯的少年少女,七年分离造成的裂痕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彼此的伤痛,也许只是细小的伤口,可是同样痛不欲生。因为太在乎,所以受不起。
  他们之间,其实在七年前就已经尘埃落定。


  不知不觉又走到了操场边,塑胶跑道上不少人在慢跑。
  不知道现在她八百米要跑多久?
  默笙矮身穿过栏杆,站在跑道上,踮起脚划出一条起跑线,默念“一二三”,用考八百米的速度冲了出去。
  闭着眼睛,穿梭夜风,跑到终点。
  ……“四分二十五秒,太慢了。”头被人敲一下。
  “比昨天还慢。”她郁闷地嘀咕,然后抬头两眼发光地看着他,“以琛,不如考试的时候你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吧,那样我肯定跑得恨快!”
  被他瞪了一眼后默笙有点不被欣赏的沮丧,明明是个好主意嘛,“要不在我眼前吊着你的照片……”
  “赵默笙,你知不知羞!”以琛终于忍不住开口训她,耳朵却悄悄地爬上微红。
  ……
  微笑着,睁开眼睛,终点线上空荡荡的。
  突如其来的钝痛袭上她心头,细节越清晰,钝痛越明显,眼泪先是一颗一颗地毫无预兆地落下,然后渐渐不能自抑,默笙坐在地上,埋首放声痛哭。
  从此以后,任何一个终点,都不会再有以琛。


   
12.“不过忆静,以何以琛的性格来说,他大概不愿意出现在一本女性杂志上。你不知道,当初请他来做特邀主持,我费了多大的劲。”说到这里她突然顿了一下,有点犹疑,“不过也不一定,也许……他愿意站在一个显眼的地方。”她不确定地说。
  默笙搅拌着咖啡的手突然一顿,陶忆静看了她一眼,问葛丽:“师姐,你当初怎么说服他的?”
  “当初啊……”葛丽想起两年前她初次见到那个刚刚在律师界闯出名堂的校友,向他提出合作意向时,那个年轻律师一向冷静的表情好像有点恍惚和神不守舍,依稀仿佛听到他说,“这
算不算站在了显眼的地方?”
       …………
    “啊?”像是被她惊醒,默笙的语气有点低落,“没什么,想起以前和他……一个同学在这里走散了,我找了很久才找到他。我就跟他说,要是再找不到他我就要爬到展示台上去了。”
  “为什么?”
  “他也这么问。”默笙黯然地一笑,“我说,既然我找不到你,只好站在显眼的地方让你找到了。”


  13.
她在马路对面等他,包搭在肩膀上,穿着大领子毛衣,低着头数着地上的格子。
  红灯。他停住脚步,远远地看着她。
  有很多东西没变。她还是喜欢穿毛衣,二十五六的人了仍然穿得像个学生。她等人的时候还是喜欢边等边数地上的砖格。
  那时候他就老是要让她等。
  有一次她等久了朝他发脾气。“我都数到九百九十九了,你才来!下次要是让我数到一千我就再也不理你!”
  结果又一次,他被系里临时抓去开会,冗长的会议终于完了后他跑去,她居然还在,这次她等的脾气都没了,只是委委屈屈地看着他说:“以琛,我都数了好几个九百九十九了。”
  而这七年来,他又多少次数到九百九十九?
  不是没想过放弃,只是始终没办法数到一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