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用世俗,甚至是有色的眼光来打量他们及他们的"走婚"习俗时,你灵魂深处的劣根便会在他们面前土崩瓦解.
-------走进摩梭家庭
这是一幢典型的木楞房,由四幢全实木结构的房屋围成一个四合院,大门处有门楼,瓦檐翘角.
摩梭姑娘的花楼就在这楼上,但并不能被外人所见,我们也自始自终没有见到这家的摩梭姑娘.
走婚的场所也就在姑娘的花楼,但走婚之前男女双方各居母家,男子夜晚到女方“花楼”留宿,对于男子,走婚要过三道关:翻墙、喂狗、爬花楼——不能走大门,要偷偷的翻墙;用骨头喂狗,不让它喊叫以免吵醒女方的家人,爬上花楼把帽子和匕首挂在门栓表示“名花有主”,其他男子看到帽子匕首后就不能再敲门进屋。
如双方感情破裂则自然终结关系。孩子由母亲和舅舅管教,父亲不承担责任。
走婚也并不是象我们来之前车上一些游客想象的那样随便,摩梭人也有一套特有的伦理,道德约束,摩梭男女也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认识交流,(他们的原话是三年的"眉来眼去"),互相情投意合之后才能走婚.
摩梭人没有明确的婚姻关系、不登记,不建立家庭,全靠感情维系关系.
据说有人还总结出了这种婚姻相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婚姻制度,具有不存在离婚、子女无人抚养、财产继承、流浪儿等社会问题的十五大好处呢。
在摩梭家庭里,祖母是全家最受敬重的人,是一家之主。老祖母看起来很慈祥和蔼,我们进入祖母房后,桌上已经摆好了为我们准备的瓜子和爆米花.然后老祖母就继续坐在火台旁念经.祖母房正中央供奉着火神,旁边的一间屋内有两块放了30多年的象征"家庭财富"的"猪膘肉","猪膘肉"越大越多,象征家庭越富裕.

家访一定程度上揭开了摩梭人生活痕迹的神秘面纱,满足了许多一直存在于心中的好奇。但我不禁会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如此的原始与单纯竟能真的存活于这个浮躁的时代,这难道仅仅因为他们生活闭塞吗?
而这样全靠感情和道德来维系的婚姻关系,谁又敢说是一种落后呢?
短短两天的行程就要结束了,在即将离开泸姑湖之前,我去了泸姑湖旁一个很有名的佛堂,大师为我们诵经祈福之后,一旁的传经女对我们其中的一些游客说了一些看似明白话后,让我一个人最后留下来,说有话想单独对我说.
有些意外,她在我的手上写了一个"情"字.
在这个女尊男卑的国度,在这个不用终身守着一个男人过日子,女人看似幸福的女儿国,或许凡事真的不会太执著.
但在我们这个喧嚣而浮躁的世界,工作的也好,感情的也罢,什么是该放开的,我不清楚,甘愿一再糊涂。
宿命中总有纠结.黑暗中我常这样安慰自己.
"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会有一盏光明之灯照亮你前行的未知的路".
传经女的话为我的泸姑湖之行划上句点.
走了,迷离多情的湖水,走了,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走了,婀娜多姿的女儿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