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五)
(2008-09-25 22:40: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朱门书斋--阅读 |
今世矩视尺步之辈,与夫守株待兔之流,是不束缚而阱者也。宇宙寥寥,求一豪者,安得哉?家徒四壁,一掷千金,豪之胆;兴酣落笔,泼墨千言,豪之才;我才必用,黄金复来,豪之语。夫豪既不可得,而后世倜傥之士,或以一言一字写其不平,又安与沉沉故纸同为销没乎!集豪第十。
桃花马上,春衫少年侠气;贝叶斋中,夜衲老去禅心。
岳色江声,富煞胸中邱壑;松阴花影,争残局上山河。
骥虽伏枥,足能千里;鹄即垂翅,志在九霄。
个个题诗,写不尽千秋花月;人人作画,描不完大地江山。
慷慨之气,龙泉知我;忧煎之思,毛颖解人。
不能用世而故为玩世,只恐遇着真英雄;不能经世而故为欺世,只好对着假豪杰。
绿酒但倾,何妨易醉;黄金既散,何论复来。
诗酒兴将残,剩却楼头几明月;登临情不己,平分江上半青山。
闲行消白日,悬李贺呕字之囊;搔首问青天,携谢朓惊人之句。
假英雄专吷不鸣之剑,若尔锋铓,遇真人而落胆;穷豪杰惯作无米之炊,此等作用,当大计而扬眉。
深居远俗,尚愁移山有文;纵饮达旦,犹笑醉乡无记。
藜床半穿,管宁真吾师乎;轩冕必顾,华歆洵非友也。
车尘马足之下,露出丑形,深山穷谷之中,剩些真影。
吐虹霓之气者,贵挟风霜之色;依日月之光者,毋怀雨露之私。
清襟凝远,卷秋江万顷之波;妙笔纵横,挽昆仑一峰之秀。
闻鸡起舞,刘琨其壮士之雄心乎;闻筝起舞,迦叶其开士之素心乎?
友偏天下英杰人士,读尽人间未见之书。
读书倦时须看剑,英发之气不磨;作文苦际可歌诗,郁结之怀随畅。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作人要存一点素心。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变者,凄凉万古。
深山穷谷,能老经济才猷;绝壑断崖,难隐灵文奇字。
献策金门苦未收,归心日夜水东流。扁舟载得愁千斛,闻说君王不税愁。
世事不堪评,掩卷神游千古上;尘氛应可却,闭门心在万山中。
负心满天地,辜他一片热肠;变态自古今,悬此两只冷眼。
龙津一剑,尚作合于风雷。胸中数万甲兵,宁终老于牖下。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英雄未转之雄图,假糟邱为霸业;风流不尽之余韵,托花谷为深山。
红润口脂,花蕊乍过微雨;翠匀眉黛,柳条徐拂轻风。
满腹有文难骂鬼,措身无地反忧天。
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
不恨我不见古人,惟恨古人不见我。
荣枯得丧,天意安排,浮云过太虚也;用舍行藏,吾心镇定,砥柱在中流乎?
曹曾积石为仓以藏书,名曹氏石仓。
丈夫须有远图,眼孔如轮,可怪处堂燕雀;豪杰宁无壮志,风棱似铁,不忧当道豺狼。
云长香火,千载遍于华夷;坡老姓名,至今口于妇孺。意气精神,不可磨灭。
据床嗒尔,听豪士之谈锋;把盏惺然,看酒人之醉态。
登高远眺,吊古寻幽,广胸中之邱壑,游物外之文章。
雪霁清境,发于梦想。此间但有荒山大江,修竹古木。
每饮村酒后,曳杖放脚,不知远近,亦旷然天真。
须眉之士,在世宁使乡里小儿怒骂,不当使乡里小儿见怜。
胡宗宪读《汉书》,至终军请缨事,乃起拍案曰:“男儿双脚当从此处插入,其他皆狼藉耳!”
宋海翁才高嗜酒,睥睨当世。忽乘醉泛舟海上,仰天大笑,曰:“吾七尺之躯,岂世间凡士所能贮?合以大海葬之耳!”遂按波而入。
王仲祖有好形仪,每览镜自照,曰:“王文开那生宁馨儿?”
毛澄七岁善属对,诸喜之者赠以金钱,归掷之曰,“吾犹薄苏秦斗大,安事此邓通靡靡!”
梁公实荐一士于李于麟,士欲以谢梁,曰:“吾有长生术,不惜为公授。”梁曰:“吾名在天地间,只恐盛着不了,安用长生!”
吴正子穷居一室,门环流水,跨木而渡,渡毕即抽之。人问故,笑曰:“土舟浅小,恐不胜富贵人来踏耳!”
吾有目有足,山川风月,吾所能到,我便是山川风月主人。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
青莲登华山落雁峰,曰:“呼吸之气,想通帝座。恨不携谢朓惊人之句来,搔首问青天耳!”
志欲枭逆虏,枕戈待旦,常恐祖生,先我着鞭。
旨言不显,经济多托之工瞽刍荛;高踪不落,英雄常混之渔樵耕牧。
高言成啸虎之风,豪举破涌山之浪。
立言者,未必即成千古之业,吾取其有千古之心;好客者,未必即尽四海之交,吾取其有四海之愿。
管城子无食肉相,世人皮相何为;孔方兄有绝交书,今日盟交安在。
襟怀贵疏朗,不宜太逞豪华;文字要雄奇,不宜故求寂寞。
悬榻待贤士,岂曰交情已乎;投辖留好宾,不过酒兴而已。
才以气雄,品由心定。
为文而欲一世之人好,吾悲其为文;为人而欲一世之人好,吾悲其为人。
济笔海则为舟航,骋文囿则为羽翼。
胸中无三万卷书,眼中无天下奇山川,未必能文。纵能,亦无豪杰语耳。
山厨失斧,断之以剑。客至无枕,解琴自供。盥盆溃散,磬为注洗。盖不暖足,覆之以蓑。
孟宗少游学,其母制十二幅被,以招贤士共卧,庶得闻君子之言。
张烟雾于海际,耀光景于河渚;乘天梁而皓荡,叩帝阍而延伫。
声誉可尽,江天不可尽;丹青可穷,山色不可穷。
闻秋空鹤唳,令人逸骨仙仙;看海上龙腾,觉我壮心勃勃。
明月在天,秋声在树,珠箔卷啸倚高搂;苍苔在地,春酒在壶,玉山颓醉眠芳草。
胸中自是奇,乘风破浪,平吞万顷苍茫;脚底由来阔,历险穷幽,飞度千寻杳霭。
松风涧雨,九霄外声闻环佩,清我吟魂;海市蜃楼,万水中一幅画图,供吾醉眼。
每从白门归,见江山逶迤,草木苍郁。人常言佳,我觉是别离人肠中一段酸楚气耳。
人每谀余腕中有鬼,余谓鬼自无端入吾腕中,吾腕中未尝有鬼也。人每责余目中无人,余谓人自不屑入吾目中,吾目中未尝无人也。
天下无不虚之山,惟虚故高而易峻;天下无不实之水,惟实故流而不竭。
放不出憎人面孔,落在酒杯:丢不下怜世心肠,寄之诗句。
春到十千美酒,为花洗妆;夜来一片名香,与月熏魄。
忍到熟处则忧患消,谈到真时则天地赘。
醺醺熟读《离骚》,孝伯外敢曰并皆名士;碌碌常承色笑,阿奴辈果然尽是佳儿。
剑雄万敌,笔扫千军。
飞禽铩翮,犹爱惜乎羽毛;志士捐生,终不忘乎老骥。
敢于世上放开眼,不向人间浪皱眉。
缥缈孤鸿,影来窗际,开户从之,明月入怀,花枝零乱,朗吟枫落,吴江之句,令人凄绝。
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
三春花鸟犹堪赏,千古文章只自知。文章自是堪千古,花鸟三春只几时。
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何以运管城?然恐酝酿宿陈,出之无光泽耳。
攫金于市者,见金而不见人;剖身藏珠者,爱珠而忘自爱。与夫决性命以饕富贵,纵嗜欲以损生者何异?
说不尽山水好景,但付沉吟;当不起世态炎凉,惟有闭户。
杀得人者,方能生人。有恩者,必然有怨。若使不阴不阳,随世披靡,肉菩萨出世,于世何补?此生何用?
李太白云:“天生我才必有用,黄金散尽还复来。”杜少陵云:“一生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豪杰不可不解此语。
天下固有父兄不能囿之豪杰,必无师友不可化之愚蒙。谐友于天伦之外,元章呼石为兄;奔走于世途之中,庄生喻尘以马。
词人半肩行李,收拾秋水春云;深宫一世梳妆,恼乱晚花新柳。
得意不必人知,兴来书自圣;纵口何关世议,醉后语犹颠。
英雄尚不肯以一身受天公之颠倒,吾辈奈何以一身受世人之提掇?是堪指发,未可低眉。
能为世必不可少之人,能为人必不可及之事,则庶几此生不虚。
儿女情,英雄气,并行不悖;或柔肠,或侠骨,总是吾徒。
上马横槊,下马作赋,自是英雄本色;熟读《离骚》,痛饮浊酒,果然名士风流。
诗狂空古今,酒狂空天地。
处世当于热地思冷,出世当于冷地求热。
我辈腹中之气,亦不可少,要不必用耳。若蜜口,真妇人事哉。
办大事者,匪独以意气胜,盖亦其智略绝也,故负气雄行,力足以折公侯,出奇制算,事足以骇耳目。如此人者,俱千古矣。嗟嗟!今世徒虚语耳。
说剑谈兵,今生恨少封侯骨;登高对酒,此日休吟烈士歌。
身许为知己死一剑,夷门到今侠骨香仍古;腰不为督邮折五斗,彭泽从古高风清至今。
剑击秋风,四壁如闻鬼啸;琴弹夜月,空山引动猿号。
壮志愤懑难消,高人情深一往。
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
卷十一 集法
自方袍幅巾之态,遍满天下,而超脱颖绝之士,遂以同污合流矫之,而世道不古矣。夫迂腐者,既泥于法,而超脱者,又越于法,然则士君子亦不偏不倚,期无所泥越则己矣,何必方袍幅巾,作此迂态耶!集法第十一。
一心可以交万友,二心不可以交一友。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有世法,有世缘,有世情。缘非情,则易断;情非法,则易流。
世多理所难必之事,莫执宋人道学;世多情所难通之事,莫说晋人风流。
与其以衣冠误国,不若以布衣关世;与其以林下而矜冠裳,不若以廊庙而标泉石。
眼界愈大,心肠愈小;地位愈高,举止愈卑。
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
晋人清谈,宋人理学,以晋人遗俗,以宋人禔躬,合之双美,分之两伤也。
莫行心上过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青天白日处节义,自暗室屋漏处培来;旋转乾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操出。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子女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何以下达,惟有饰非;何以上达,无如改过。
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象,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疑。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意防虑如拨,口防言如遏,身防染如夺,行防过如割。
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渐染之习久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切磋之力大焉。
后生辈胸中,落意气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
芳树不用买,韶光贫可支。
寡思虑以养神,剪欲色以养精,靖言语以养气。
立身高一步方超达,处世退一步方安乐。
土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桌。
是非邪正之交,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利害得失之会,太分明则起趋避之嫌。
事系幽隐,要思回护他,着不得一点攻讦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毫傲睨的气象。
毋似小嫌而疏至戚,勿以新怨而忘旧恩。
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
凡事韬晦,不独益己,抑且益人;凡事表暴,不独损人,抑且损己。
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
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要愈隆。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作人要脱俗,不可存一矫俗之心;应世要随时,不可起一趋时之念。
富贵之家,常有穷亲戚往来,便是忠厚。
从师延名士,鲜垂教之实益;为徒攀高第,少受诲之真心。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病中之趣味,不可不尝;穷途之景界,不可不历。
才人国士,既负不群之才,定负不羁之行,是以才稍压众则忌心生,行稍违时则侧目至。死后声名,空誉墓中之骸骨;穷途潦倒,谁怜宫外之蛾眉。
贵人之交贫士也,骄色易露;贫士之交贵人也,傲骨当存。
君子处身,宁人负己,己无负人;小人处事,宁己负人,无人负己。
砚神曰淬妃,墨神曰回氏,纸神曰尚卿,笔神曰昌化,又曰佩阿。
要治世,半部《论语》;要出世,一卷《南华》。
祸莫大于纵己之欲,恶莫大于言人之非。
求见知于人世易,求真知于自己难;求粉饰于耳目易,求无愧于隐微难。
圣人之言,须常将来眼头过,口头转,心头运。
与其巧持于末,不若拙戒于初。
君子有三惜:此生不学,一可惜;此日闻过,二可惜;此身一败,三可惜。
昼观诸妻子,夜卜诸梦寐。两者无愧,始可言学。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礼义不交,便觉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与其蜜面交,不若亲谅友;与其施新恩,不若还旧债。
土人当使王公闻名多而识面少,宁使王公讶其不来,毋使王公厌其不去。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忻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徒自坏心术耳。
恩重难酬,名高难称。
待客之礼,当存古意,止一鸡一黍,酒数行,食饭而罢。以此为法。
处心不可着,着则偏;作事不可尽,尽则穷。
士人所贵,节行为大。轩冕失之,有时而复来;节行失之,终身不可得矣。
势不可倚尽,言不可道尽,福不可享尽,事不可处尽,意味偏长。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贵闲,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泛交则多费,多费则多营,多营则多求,多求则多辱。
一字不可轻与人,一言不可轻语人,一笑不可轻假人。
正以处心,廉以律已,忠以事君,恭以事长,信以接物,宽以待下,敬以洽事,此居官之七要也。
圣人成大事业者,从战战兢兢之小心来。
酒入舌出,舌出言失,言失身弃。余以为弃身,不如弃酒。
青天白日,和风庆云,不特人多喜色,即鸟鹊且有好音。若暴风怒雨,疾雷幽电,鸟亦投林,人皆闭户。故君子以太和元气为主。
胸中落意气两字,则交游定不得力;落骚雅二字,则读书定不得深心。
交友之先宜察,交友之后宜信。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书一卷,则增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
坦易其心胸,率真其笑语,疏野其礼数,简少其交游。
好丑不可太明,议论不可务尽,情势不可殚竭,好恶不可骤施。
不风之波,开眼之梦,皆能增进道心。
开口讥诮人,是轻薄第一件,不惟丧德,亦足丧身。
人之恩可念不可忘,人之仇可忘不可念。
不能受言者,不可轻与一言,此是善交法。
君子于人,当于有过中求无过,不当于无过中求有过。
我能容人,人在我范围,报之在我,不报在我;人若容我,我在人范围,不报不知,报之不知。自重者然后人重,人轻者由我自轻。
高明性多疏脱,须学精严;狷介常苦迂拘,当思圆转。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履过。
性不可纵,怒不可留,语不可激,饮不可过。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玄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市私恩,不如扶公议;结新知,不如敦旧好;立荣名,不如种隐德;尚奇节,不如谨庸行。
有一念而犯鬼神之忌,一言而伤天地之和,一事而酿子孙之祸者,最宜切戒。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老成人受病,在作意步趋;少年人受病,在假意超脱。
为善有表里始终之异,不过假好人;为恶无表里始终之异,倒是硬汉子。
入心处咫尺玄门,得意时千古快事。
《水浒传》无所不有,却无破老一事,非关缺陷,恰是酒肉汉本色。如此益知作者之妙。
世问会讨便宜人,必是吃过亏者。
书是同人,每读一篇,自觉寝食有味;佛为老友,但窥半偈,转思前境真空。
衣垢不湔,器缺不补,对人犹有惭色;行垢不湔,德缺不补,对天岂无愧心!
天地俱不醒,落得昏沉醉梦;洪濛率是客,枉寻寥廓主人。
老成人必典必则,半步可规;气闷人不吐不茹,一时难对。
重友者,交时极难,看得难,以故转重;轻友者,交时极易,看得易,以故转轻。
近以静事而约己,远以惜福而延生。
掩户焚香,清福已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国家用人,犹农家积粟。栗积于丰年,乃可济饥;才储于平时,乃可济用。
考人品,要在五伦上见。此处得,则小过不足疵;此处失,则众长不足录。
国家尊名节,奖恬退,虽一时未见其效,然当患难仓卒之际,终赖其用。如禄山之乱,河北二十四郡皆望风奔溃,而抗节不挠者,止一颜真卿,明皇初不识其人,则所谓名节者,亦未尝不自恬退中得来也。故奖恬退者,乃所以励名节。
志不可一日坠,心不可一日放。
辩不如讷,语不如默,动不如静,忙不如闲。
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宫商暂离,不可得已。
精神清旺,境境都有会心;志气昏愚,处处俱成梦幻。
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气,仙家饮之。余于无酒时学佛,有酒时学仙。
烈士不馁,正气以饱其腹;清士不寒,青史以暖其躬;义士不死,天君以生其骸。总之心悬胸中之日月,以任世上之风波。
孟郊有句云:“青山碾为尘,白日无闲人。”于邺云:“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又云:“如逢幽隐处,似遇独醒人。”王维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又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皎然云:“少时不见山,便觉无奇趣。”每一吟讽,逸思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