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一七一(图)

(2016-05-28 03:23:55)
标签:

365

历史

图片

文化

中华诗文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一七一(图)
六州歌头
张孝祥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一七一(图)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
  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消凝。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
  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
  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
  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
  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
  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冠盖使,纷驰鹜,若为情。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
  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一七一(图)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四川简州(今四川简阳)人,后卜居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一七一(图)
  【注释】
  1.长淮:指淮河。
  2.关塞名:指斥南宋朝廷撤废两淮守备。
  3.边声:边地的悲凉之声。
  4.黯消凝:感伤地出神。黯,精神颓丧貌。
  5.当年事:指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中原沦陷、二帝被俘北去的事。
  6.殆:大概,恐怕。天数,犹言天命。
  7.隔水句:淮河北岸即金国所属,故云。北方民族住毡帐,故称其地毡乡。
  8.落日句:此处讽刺金人过着落后的游牧生活。
  9.区脱:匈奴语称边境屯戍或守望在土堡为区脱。
  10.名王:此处指敌方将帅。
  11.烽燧:烽烟。
  12.冠盖:冠服和车盖。
  13.翠葆霓旌:指皇帝的仪仗。翠葆,即翠羽,以鸟羽为饰的车盖。
  14.填膺:满怀。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一七一(图)
  【赏析】
  此词为感时抒愤,充满爱国激情。上片铺写江淮宋金对峙形势。“平”、“悄”,见边防静寂无险可守。“追想”贯以下六句,回溯靖康之难,感叹中原沉沦。“隔水毡乡”,谓强虏一水之隔,近在咫尺,呼应首句,折入现实。“区脱”、“宵猎”、“骑火”、“笳鼓”,状敌方演武临边,有声有色,虎视眈眈。与上文“悄边声”适成对照。下片倾诉壮志难酬的忠愤。“念”字领起,感念无地用武,岁月不居一层,朝廷休兵主和一层,遗民盼望恢复一层,末后收拢到志士的忠愤泪水。全篇叙事、陈情、次第井然,铺叙展衍,气局阔大,骈散排比,节奏紧促,辞情激壮,感愤淋漓。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一七一(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