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1950年北京是怎样加工面粉的(图)
1950年,北京新建了一个面粉厂,拥有四磨四筛的设备,每天24小时日夜不断地运转,可以加工面粉1300袋。每班10个工人值守。

【一袋一袋的麦子倒入麦井,由升降机输送到机器各部。】

【先经过麦筛机,作头道筛滤,把麦子中的砂子、碎石和杂粮去掉。】

【麦子已过头道筛滤,送入打麦机,把麦子中的麦芒和蛀麦子打碎,用电风扬弃。】

【麦子经过初步筛打后,入洗麦机,把麦子冲洗干净。】

【麦子冲洗后,入大麦柜闷48小时,再经过二道筛滤,然后入磨麦机把麦子磨成粉末。】

【磨成的粉末,经平筛机筛滤,极细的粉末筛下来即是面粉。留下比较粗的粉末,再经磨麦机磨碎。如此经过4次磨筛,才把大部分的麦子变成面粉。】

【面粉由装包机装入粉袋。】

【缝口机把粉袋缝好】

【一袋一袋的面粉待装分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地区面粉标准粉的价格每市斤是人民币0.185元,每袋面粉50市斤,合人民币9.25元。好的圆粒大米,天津小站稻每市斤0.202元,100斤20.2元;机米每市斤0.157元,100斤15.7元。1955年8月起,粮食不能随便买,而是凭粮票,每人都有定量,刚出生的小孩每月粮食定量为6.5斤,成人最高定量32.5斤,俺接触到的重体力劳动者46斤。刚参加工作的几年,按工种领取补助粮票。那时候城镇都有粮店,粮票凭购粮本每月24日在粮店领取,登记盖户主图章,粮油票证一股脑就领了,油票按人头供给每月半斤,每月25日可以使用下月粮票。

【城市人口的宝贝疙瘩,购粮本】

【购粮本上的使用记录】

【1967年,北京市粮票,这种小额粮票可长期使用】

【1959年的北京市粮票,当月有效】

【北京居民购粮情景】

【那时粮店,就这样子】

【粮店内景】
1994年,粮票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使用,粮食价格放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