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九十(图)

标签:
365宣州谢眺楼饯别李白文化中华古诗文 |
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九十(图)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作者简介]
[注释]
[译诗、诗意]
[赏析]
三、四句忽作转折;描写面对着澄明的秋色,遥望着万里长风吹送着鸿雁,这壮美景色,不由得激起李白满腔豪情酣饮高楼。这两句展现在我们面前,就像一幅画,显现出他那豪迈阔大的胸襟,一望无际似的。由李白本身就可了解他素怀远大的抱负,但因长期被黑暗的环境所压抑,所以无时无刻都向往着广大的空间可以自由地驰骋。看见「长风万里送秋雁」之景,感到精神为之一爽,心情舒畅,「酣饮高楼」的兴致也就油然而生了,在我认为,也有一点藉酒消愁的意味吧!
下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别写主客两人,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李白在宣城期间饯别秘书省校李云之作,唐人多以蓬莱山、蓬阁指秘书省,李云是校书郎,故以「蓬莱文章」借此李云的文章。上句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下句则以李白极力推崇的小谢(谢朓)比拟自己的诗清新峻秀,正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这两句呼应了题目中的谢朓楼和校书。
后两句说明了彼此怀有风起云飞的壮志,想登上青天去把明月揽收。前面秋空,后却「明月」可见后者不是实景。「欲上」是诗人酒酣兴发的豪语。豪放天真,正是李白的性格。这两句展现了彷佛现实中的黑暗一扫而光,心头的烦忧已丢到九霄云外,把前面所激起的昂扬情绪推到最高潮。
然而李白虽是如此想,但身体仍被羁束在污浊的现实中,故更加重了内心的烦忧苦闷,表现在11、12句上。不尽的河水就像无穷的烦忧,为了排除忧愁,引发了抽刀断水的意念,显示李白力图摆脱精神的苦闷。
最后结论消极,甚至逃避现实,因他总陷在「不如意」的苦闷中,终究爆发出要和现实世界决裂的吶喊。
这整首诗表现他那愤激的呼声代表多少不能一展鸿图的志士抗议不平。忧愤苦闷中带有自然豪迈雄放的气概。
后一篇:鉴赏:中国古典诗文之九十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