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摘: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大轿子32人抬(图)

(2016-04-13 06:43:55)
标签:

365

张居正

大轿子

历史

当年明月

杂谈

书摘: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大轿子32人抬(图)
书摘:明朝首辅张居正的大轿子32人抬(图)
张居正大轿子模型
石悦先生,就是写《明朝那些事儿》的当年明月,老秋很喜欢他的风格,这也是老秋俺崇尚的那种风格,把正史写的不那么正经,通俗不落俗套,幽默风趣还尊重历史,有点像单口相声。敬佩!
今天直接摘录写张居正大桥子的一段,不用修改,恰似老秋的手笔。
张先生的许多幸福生活方式,也随之流传千古,而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他的那顶轿子。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轿子无非是四个人抬着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往前走,轿子里的人跟坐牢似的,转个身也难。
应该说这些都没错,但如果你看到了张居正先生的轿子,你就会感叹这个世界的神奇。
张先生的交通工具不叫轿子,它有个专门名称——如意斋。一般人坐一般轿子,张大人不是一般人,轿子自然也不一般,别人的轿子四个人抬,张大人的轿子嘛……  
下面我们先详细介绍一下此轿的运行原理以及乘坐体验。  
该轿子由真定地方知府赶制,轿内空间广阔,据估算,面积大致不低于五十平方,共分为会客室和卧室两部分,会客室用来会见各地来客,卧室则用于日常休息,为防止张大人出行途中内急找不到厕所,该轿特设有卫生间,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此外,由于考虑到旅途辛苦,轿子的两旁还设有观景走廊,以保证张大人在工作之余可以凭栏远眺,如果有了兴趣,还能做两首诗。而且张大人公务繁忙,很多杂务自己不方便处理,所以在轿中还有两个仆人,负责张大人的饮食起居。  
此外,全轿乘坐舒适,操作便利,并实现了全语音控制,让停就停,让走就走,决不含糊,也不会出现水箱缺水、油箱缺油、更换轮胎、机械故障之类的烦人事情。  
你说这么大的轿子,得多少人抬?  
我看至少也要十几个人吧。  
十几个人?那是垫脚的!三十二个人起,还不打折,少一个人你都抬不起来,张大人的原则是,不计成本,只要风头!  
相信我,你没有看错,我也没有写错,关于这部分,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顺便补充一句,这顶轿子除了在京城里面转转之外,还经常跑长途,张居正曾经坐着这东西回过荆州老家,其距离大致是今天京广线从北京出发,到武汉的路程,全部共计一千多公里,想想当年那时候,坐着这么个大玩意招摇过市,实在是拉风到了极点。
这段史料着实让我大开眼界,并彻底改变了我对祖国交通工具的看法,什么奔驰、宝马、劳斯莱斯,什么加长型、豪华型,什么沙发、吧台,省省吧,也好意思拿出来说,丢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