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奇:贵州农村有个五瓣公章(图)

标签:
365五瓣公章图片财经 |
搜奇:贵州农村有个五瓣公章(图)
题记:2007年11月4日,贵州日报以《一枚奇特的印章》为题率先报道了锦屏县圭叶村的民主理财制度
《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内百余家新闻媒体纷纷跟进报道,新华网和腾讯网等多家知名门户网站同时为“五瓣章”开辟专题讨论。“圭叶村”和“五瓣章”这两个名词一时间成为公众讨论的热门话题。
贵州省锦屏县平秋镇圭叶村,一个地处黔东南山区的小山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侗族山寨,最近却因为一枚由本村村民发明刻制的“公章”而闻名全国。他们将刻有“平秋镇圭叶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字样的印章分为五瓣,分别由四名村民代表和一名党支部委员保管,村里的开销须经他们中至少三人同意后,才可将其合并起来盖章,盖了章的发票才可入账报销。
与全国大部分山区村寨相似,山清水秀的圭叶村是国家重点的贫困村。据村党支部书记谭洪勇介绍,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86户347人,其中有劳力221人,外出务工的劳力就有118人。目前人均稻田面积0.33亩,去年,加上村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全村的年人均纯收入“终于越过了1000元大关”。
每年镇财政给村上划拨办公费5000元,偶尔村里也会得到一些扶贫赠款,除此之外村里无其他收入。但是多年来,这些为数不多的公款怎么用,用在哪儿却常常引起村民们的不满和质疑。
2005年底以前,圭叶村里按照上级要求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委会每年都按规定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账目,但还是招致村民的质疑,甚至有人当众撕烂公布榜以示不满,原本人手就不齐全的村寨更是人心涣散。“你们一天公布一次都没用,我们还是觉得有问题。”一村民直截了当地说。
没有群众的信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也就成了光杆司令。村党支部书记谭洪勇意识到解决民主理财问题已刻不容缓。
2006年2月21日,他召集10位村民集思广益。“能不能刻制一枚审核章,分成五瓣,四个村小组各选一个代表再加上一名支部委员,五个人各管一瓣,村里的开销须经过其中至少三人同意后,再把五瓣合并起来再盖章”村上53岁的会计谭洪源提议,把财务审核权交给村民,比签字画押还可信。他的提议得到村委会的认同。
事实上,在圭叶村,关于为啥采用“五合章”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谭洪勇和村委会主任谭洪康是亲兄弟,这样做是为了避嫌。
圭叶村村民由谭、杨、彭几个姓氏家族组成,其中谭姓占绝大多数,但上百年间各姓氏之间通婚走动,村民间相互都沾亲带故,没有任何隔阂。
33岁的谭洪勇,1998年之前在山西大同当过四年兵并入党,退伍后曾在深圳打工当保安。回村后,2004年底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谭洪勇的哥哥谭洪康今年39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2005年1月换届选举中当选村主任。此后,兄弟俩一直搭班,每人每月领取职务补贴200元。
对于兄弟俩分别担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平秋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龙红信表示,支部书记、村主任分别由村上党员和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党员和村民对他们的信任。
对于启用五瓣章是否为了避兄弟之嫌的疑问,谭洪勇未表态,但这位支书后来的一句话却很有道理:以前的那种财务公开不叫“公布”,而那仅仅是“告之”。实行五瓣章的目的就是让村民代表提前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