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故事:秦始皇兵马俑发现41周年(图)
标签:
365兵马俑杨志发历史军事 |
今日故事:秦始皇兵马俑发现41周年(图)
1974年3月11日,在秦始皇帝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杨志发老先生抗旱打井时,意外地挖出了一个陶俑的躯干和一些肢体碎片。有人说这是妖怪,有人说这是神爷,弄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有一个老头干脆将陶俑搬到田地里,给它戴上草帽,当成草人吓唬小鸟。后来,村干部将陶人的事告诉了公社的水利主管。主管认为这是秦陵文物,立即向县文化馆报告。文化馆派丁耀祖等人前来清理。正在临潼探亲的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对此作了报导。国家文物局立即派考古队前来探测,于是发现了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向西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墙间空档的过洞中。秦陵内共有3个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秦始皇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0米左右,最高的1.90米以上,陶马高1.72米,长2.03米,战车与实用车的大小 一样。但兵马俑并非按原比例还原,据记载秦国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秦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青铜兵器因经过防锈处理,埋在地下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锋利如新,它们是当时的实战武器,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俑坑内有8千多个兵马俑。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也是最大的,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列在过洞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