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2015-01-24 06:42:45)
标签:

365

历史

文化

利玛窦

传教士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利玛窦(意大利语: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天主教耶稣会意大利籍神父、传教士、学者。1583年(明神宗万历十一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马泰奥·里奇,利玛窦是他的汉名,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该画像为利玛窦死后不久在北京所画。后由金尼阁带回罗马。现保存于罗马的耶稣会总部耶稣教堂。图中利玛窦身穿中国士人的服装(直裰),金尼阁解释为“中国博士”的服饰。

1577年(万历五年)利玛窦获准赴远东传教,1578年3月24日从里斯本启程,先在印度传教。1582年8月7日抵达澳门,后经广州、肇庆、韶关、南昌、南京,一路落脚传教,于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1月24日抵达北京。进呈自鸣钟、《圣经》、《坤舆万国全图》、大西洋琴等方物,得明神宗信任。同年,明神宗下诏允许利玛窦等人长居北京。但中国的朝廷根本没有注意到,利玛窦长住北京的目的是为了传播天主教。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

利玛窦在北京以丰富东西学识,结交中国的士大夫。常与宾客谈论天主、灵魂、天堂、地狱。同时编撰新书,包括以中文写成的《二十五言》等,得到不少中国知识分子的尊重。到了1605年(万历三十三年),北京已有200人信奉天主教,当中有数名更是公卿大臣。这当中最著名的,也是后来影响最大的是进士出身的翰林徐光启。利玛窦撰写的《天主实录》以及和徐光启等人翻译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等书不仅带给中国许多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而且许多中文词汇,例如点、线、面、平面、曲线、曲面、直角、钝角、锐角、垂线、平行线、对角线、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心、外切、几何、星期等等词汇就是由他们创造并沿用至今。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今日故事:利玛窦北京传教(图)

利玛窦墓

利玛窦制作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地图,在中国先后被十二次刻印。而且问世后不久,在江户时代前期也被介绍到了日本。该地图使得日本人传统的崇拜中华的“慕夏”观念因此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日本地理学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北极、南极、地中海、日本海等词汇皆出于此地图。至今,日本仍称17世纪至18世纪的地图为利玛窦系地图。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5月11日利玛窦病逝于北京,享年58岁。赐葬于平则门外的二里沟滕公栅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