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标签:
365波伏娃法国萨特事实婚姻 |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生,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波伏娃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父母是天主教徒,但她从小反叛,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19岁时,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她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21岁时通过考试与让·保罗·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
波伏娃和父母及妹妹。父亲乔治·贝特朗·德·波伏娃出身于官宦之家,而母亲弗朗索瓦兹则是银行家之女
与父亲和妹妹
波伏娃一生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结婚。她和萨特相识后,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志向,尽管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却是牢不可破的生活伴侣。他们一起工作一同参加政治活动,一起外出旅行,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隐私权,甚至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这种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二人共同生活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情。
1980年,萨特死后,西蒙娜作《永别的仪式》,并在萨特的墓志铭上写道:他的死使我们分开了,而我的死将使我们团聚。”
.影片《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是她和萨特一生的传奇写照
波伏娃和萨特的奇特爱情曾被搬上银幕,这部电影叫《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Les Amants du Flore)》,又名《波伏娃的爱情》,2006年上映。
70年代起,波伏娃一直致力于女权运动,支持女性争取平等、自由
70年代起,波伏娃一直致力于女权运动,支持女性争取平等、自由
波伏娃与萨特的合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