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2015-01-09 14:30:06)
标签:

365

波伏娃

法国

萨特

事实婚姻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08年1月9日生,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波伏娃出生在巴黎的一个比较守旧的富裕家庭,父母是天主教徒,但她从小反叛,拒绝父母对她事业和婚姻的安排,19岁时,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她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29年21岁时通过考试与让·保罗·萨特同时获得哲学教师资格,并从此成为萨特的从未履行结婚手续的事实上的终身伴侣。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波伏娃的出生地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波伏娃和父母及妹妹。父亲乔治·贝特朗·德·波伏娃出身于官宦之家,而母亲弗朗索瓦兹则是银行家之女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与父亲和妹妹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与母亲和妹妹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波伏娃一生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结婚。她和萨特相识后,有着共同的爱好和志向,尽管终生没有履行结婚手续,却是牢不可破的生活伴侣。他们一起工作一同参加政治活动,一起外出旅行,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隐私权,甚至互相尊重对方与其他人的性关系,这种互相尊重、有共同信仰基础的爱情非常强烈。萨特去世后,波伏娃写了《永别的仪式》,是对二人共同生活最后日子的痛苦回忆,流露出强烈的爱情。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1980年,萨特死后,西蒙娜作《永别的仪式》,并在萨特的墓志铭上写道:他的死使我们分开了,而我的死将使我们团聚。”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影片《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是她和萨特一生的传奇写照

波伏娃和萨特的奇特爱情曾被搬上银幕,这部电影叫《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Les Amants du Flore)》,又名《波伏娃的爱情》,2006年上映。

   在很多人眼里,波伏娃与萨特是一对完美的情人。两人终生不婚,以“契约婚姻”的方式创造了一个爱情神话,维持了长达51年的亲密关系。萨特主张两性关系的多伴侣化,主张“人是自由的”,波伏娃也表示高度认同。然而,波伏娃毕竟是女人,虽然她也有情人,但最终还是因为不能“独占”萨特而备感受伤,波伏娃再理性再睿智,终究解不开爱情这个死穴:“我和所有人一样,一半是同谋,一半是受害者。”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70年代起,波伏娃一直致力于女权运动,支持女性争取平等、自由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70年代起,波伏娃一直致力于女权运动,支持女性争取平等、自由
今日女星: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组图)
波伏娃与萨特的合葬墓
 

    在波伏娃一生诸多作品之中,《第二性》是她获得世界性成功的一部巨著。这部书出版于19459年,被认为是人类求索中的女性哲学读本,是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意志、智慧的一本书,被誉为女人的“圣经”,成为西方女人必读之书。向所有的读者,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提示了当代妇女面临的问题:生命的自由、坠胎、卖淫和两性平等。既是当代妇女问题的探寻,也是历史与永恒的品味。波伏娃还将自己作为 “一种特殊的女性状态 ”,在四卷本回忆录中 “暴露给世人 ”。她用卢梭《忏悔录》式的笔调坦诚率真地剖析自己。尽管《第二性》曾经使她遭受到恶毒狂怒的攻击,而诸如 “性贪婪 ”、“性冷淡 ”、 “淫妇 ”、 “慕雄狂患者 ”、 “女同性恋者 ”等恶骂之声仍不绝于耳。但是,这一切不能阻止她将自身作为反传统、追求个体独立的典范,不加粉饰和修改地奉献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