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系列:中国与瑞典建交日(图)

标签:
365今日系列中国瑞典建交日文化 |
今日系列:中国与瑞典建交日(图)
5月9日,是中国与瑞典建交日(1950年)。
瑞典于1950年1月14日承认新中国,1950年5月9日同中国建交,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同年,两国互派大使,耿飚为我驻瑞典首任大使。建交后,中瑞关系平稳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并取得显著成果。
中瑞建交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得到长足发展。瑞典重视开拓中国市场,截至2013年8月,我共批准瑞在华投资项目为1240个,瑞方实际投入26.6亿美元,行业主要包括电信、汽车及零部件、电器、建材、印刷、制药和造纸等。瑞在华主要企业有:伊莱克斯(中国)电器有限公司、斯凯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南京爱立信通信有限公司、北京爱立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宜家家居公司等。截至2013年8月,我在瑞累计投资额为25.2亿美元,涉及汽车、旅游、贸易、软件开发及航空运输等行业。2006年,两国签署《关于加强中瑞两国中小企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中瑞经济、工业和技术合作协定》。2007年,两国签署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谅解备忘录。2009年,中瑞经
贸联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在瑞举行,双方签署《成立企业社会责任合作工作组谅解备忘录》。2010年,两国签署《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合作中长期规划》,8月吉利集团完成收购沃尔沃的交割事宜,成为中国汽车企业迄今最大的海外并购。2012年,“中国—瑞典中小企业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国能电力集团下属国家电动汽车公司收购萨博汽车集团。
中瑞1964年起正式交换留学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教育领域的交往增多。瑞教育大臣(1980年、2000年、2003年、2008年)、高教署署长(1982年、2007年)和我教育部长何
东昌(1983年)互访。1983年,我教委和瑞典学会签署了交流协议。2006年,两国签署《关于高等教育合作的框架协议》。截至2010年底,我在瑞有公派和自费留学生约3700名,瑞在华各类留学生约1100名,两国每年互派公费留学生约40名。2011年5月,我国教育部与瑞典学会签署2011年
至2013年教育与科技合作意向书。2005年,中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办了在欧洲的首家“孔子学院”-“北欧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截止目前,我在瑞共开办4家孔子学院。
前一篇:今日系列:欧洲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