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系列:四大徽班进京日及其他(图)

标签:
365今日系列四大徽班安哥拉文化 |
今日系列:四大徽班进京日及其他(图)
四大徽班进京日
1月12日,被认为是京剧四大徽班进京日。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以高朗亭为首的扬州“三庆班”受闽浙总督伍纳拉推荐,入京为乾隆帝庆祝八十大寿,引起轰动,后遂长留燕京表演。随后各大徽班也纷纷入京,其中尤以“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著名,与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由于徽班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京师的秦腔与昆剧。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后,带来了楚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逐渐演变为今日的“京剧”。
中国与安哥拉建交日(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安哥拉共和国于1983年1月12日建交。
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10年11月,中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是中安建交30周年。1984年,中安两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1988年建立经贸混委会机制。目前,安哥拉是中国在非洲第二大贸易伙伴。2012年,中安贸易额375亿美元,同比增长35.6%,其中我方出口额40亿美元,同比增长45.1%,进口额3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6%。中国主要从安哥拉进口原油,向安哥拉出口运输工具、钢材、电器及电子产品等。2011年,两国签署劳务合作协定。目前,安哥拉是我国在非洲的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截至2012年底,中国在安哥拉累计签署承包劳务合同额40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95亿美元。我国在安哥拉有民营企业超过100家,在安人员十余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