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1月23日的人和事

标签:
365历史上的今天唐太宗李世民朱元璋大明朝文化 |
记录:1月23日的人和事
599年1月23日:李世民诞辰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生于隋高祖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即599年1月23日。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他的前半生是立下赫赫武功的军事家,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李世民又平定了窦建德、王世充的武装力量,最终统一中国,之后开始大量接触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被迫让位,李世民即位。李世民登基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成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唐太宗在位23年,享年50岁,
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称帝建大明
元朝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元年,国号大明,结束了蒙古元朝98年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最重要的功绩是驱逐胡虏,除暴乱,拯救民族,雪中国近百年之亡国耻,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政策,恢复了中华。
大明疆域全图
朱元璋生在今安徽淮河平原一个赤贫的佃农之家。当时蒙古对汉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压迫奴役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朱元璋从未经历过中国富饶安定的农业社会的正常生活环境,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教育,但是他通过自己的才智、信念和统帅力推翻了蒙古的统治和奴役,重新建立了汉族国家并指导国民脱离野蛮,重新恢复自信、尊严和荣誉。
明王朝诞生于半个世纪有增无已的扰攘纷乱中;在这个一切遭到蛮族破坏的年代,中国大部分地方的日常生活的进行日益直接诉诸于蛮族的暴力,文明已经陨落,中国土地上只有野蛮禽兽所为,仁义道德尽丧,汉人沦为奴隶,任凭蛮族宰割。而蒙古的瓦解和明朝兴起根本不是什么所谓的阶级斗争,而是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为了生存、为了自由、为了尊严,摆脱被蒙古奴役践踏的殊死决斗。
明太祖在率领汉民族和其他各民族,驱除蒙古的同时也指出,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但如果是知礼义,愿为中华臣民者,与中国人无异,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仁义。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从天灾人祸和饥寒交迫的钟离村,一直到南京登基,他和他的文臣武将所走的这条道路,不仅仅是为私人和某个阶级的利益,如同他的自述——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