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收藏:墙角孤梅旧作/乡村教师的见识

(2012-12-29 00:24:34)
标签:

墙角孤梅

原创杂文

乡村教师的见识

杂谈

乡村教师的见识

文/墙角孤梅 2005/12/15

收藏:墙角孤梅旧作/乡村教师的见识
秭归的孩子教师节问候老师

曾读过一篇题为《教师的饭量》的文章,讲的是师生多年后的一次聚会,就餐时,教师自成一体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其他几桌便是坐的都是学生。席间,学生们频频举杯,桌上的饭菜很少动用,回过头来看教师那一桌,饭菜已空空如也,学生们目瞪口呆,惊叹教师的饭量原来如此之大。

记得看过这文章之后,我辛酸了好一阵。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活动空间比较狭窄,他们每天都在办公室、教室活动,接触的都是教师和学生,他们很少有时间和机会接触社会;再者由于教师的工资的含金量不高,一家人就靠那点钱打发日子,他们哪里有机会在大宾馆里出入?很少出入宾馆的教师见到美食便狼吞虎咽也不足为怪。

说这话肯定有人会提出疑义,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教育,工次待遇在不断改善,教师还会如此可怜?如果我不是教师,我没到过乡下,没有亲身经历,打死我我也不会相信有这样的事。

去年,我回老家一趟,正赶读初中的侄女接近中考,孩子成绩好,教师们费了不少心,马上要离开这个学校,觉得应该感谢一下全体教师。于是便自作主张请老师们到镇上餐馆里吃饭。菜还没上齐,一中年男教师就在催促服务小姐上饭,还埋怨她们服务不周到,说吃饭竟然半天没上饭。堂堂的男教师应该见识不浅,却不知现在请吃饭应该先喝酒吃菜,饭嘛,象征性的吃一点点或者不吃已成常事。

无独有偶,前不久老公接到一个电话,是他的乡下的一同学打来的。他求老公办一件事,说乡里有一到武汉听课的指标,现在还没定下来,时间是三天。说老公出来早,认识的朋友多,能不能给他们的领导打个电话,把这个指标给他。还说他已快四十的人了,还没走出过宜昌,老同学一定得帮这个忙。老公走出教育战线已好多年,到市里工作时间也很长了,那同学以为在市里工作一定是上级,一定可以帮这个忙,可不知道是“县官不如现管”,可同学向他提出这个要求其实也不是太苛刻,费了许多周折满足了同学的愿望。那同学听课回来后极高兴,专程到我家致谢,极满足的神情使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难受。

不深入农村,不了解农村教育的现状的人绝对不会相信我说的话的真实性。现在各级领导都很重视教育,近几天我所看到的关于反映教育腐败的新闻也不少,尤其是高校在招生问题上的问题,许多做法让人心寒,关于教师加重学生负担,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问题也一再地被社会所重视,批评类的文章还真不少。

 

老秋附注:

    老秋认识墙角孤梅,是在红袖添香。那时候我们各自有个文集在红袖,互相欣赏文字,就熟悉了,就叫她“梅子”。后来,那里的文字慢慢被遗忘,梅子也很少去光顾。梅子是秭归人,在宜昌做教育工作。这个比老秋小两岁的妹妹,跟大诗人屈原是同乡,曾经能把整篇《离骚》背下来,老秋很是钦佩。她的文字,朴实无华,真切有情。在她的文章里,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能打动读者心的最软处。这些旧作陆续转过来收藏,一是看着方便,二是不会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