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古泉驿与陈仲子
古泉驿,旧在长山县(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古於陵城址东门外之大路侧,建于汉代,为汉以来南北官道之必经。驿站侧有甘泉,故名之。驿侧有古井一口,碑刻“古泉”二字。此地为战国时陈仲子隐居处,古泉驿不远处曾有破败古房址,立碑镌“於陵仲子宅”。古井旁有古槐一株,传为陈仲夫妇编织草鞋的地方。唐代燕国公张说有《题古泉驿》诗:“昔闻陈仲子,义守辞三公。身赁妻辟履,乐亦在其中。岂无穷贱苦,羞与倾巧同。长白临河上,於陵入济东。我行吊遗迹,感叹古泉空。”
陈仲子,也叫陈仲、田仲、於陵中子等,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田氏的后裔,其兄是齐国的卿大夫,封地在盖邑,年收入达万钟之多。然而,陈仲自洁身自好,是个不愿沾染人间一切“不洁之物”的“廉士”。奉行“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的处世原则。齐楚王请他做官,他坚辞不受,并耻其兄为齐卿而避兄离母,自食其力。有一次他三天没吃东西,饿得耳朵失聪,眼睛失明,看到井边有个被金龟子吃掉大半的李子,爬过去吃了,耳才复聪,眼才复明。《孟子·滕文公下》:“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孟子虽推崇道:“於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但又说“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他认为,如果倡导像陈仲子那样的德操,人们连蚯蚓都不如。荀子也批评陈仲子“欺惑愚众(见《荀子·非十二子》)”。传说有一次陈仲子在睡梦中口渴异常,四处找水不得,恍恍惚惚偷了邻居一个甜瓜吃。醒后明知是梦,却觉良心不安,赶忙到街上买了一个瓜,亲自送到邻居家中。人家不要,他百般请求人家收下,才安心地回到家中。矫枉过正,正如孟子所批评的那样,陈仲子与世断绝联系的思想和不食人间烟火的倾向,是不值得提倡的。自古以来赞扬陈仲子的人也不乏其人,清代诗人王士祯《鱼子沟》诗:“仲子逃名处,犹存鱼子沟。清冷一勺水,不改是方流。”
在山东长白山、周村一带关于陈仲子隐居的遗迹和传说很多。《水经注》记载:“鱼子沟水,南出长白山东柳泉口,山即陈仲子夫妻所隐。”《舆地志》也有记述:“齐城有长白山,陈仲子夫妻所隐处。”清《长山县志》介绍,郦道元所说的柳泉口在白云峰南,是传说陈仲子夫妻所隐居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