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行西部缠绕东乡 |
春行西部(19)
二十、缠绕东乡
在三合镇,我们出了213国道,按照GPS指的路线行进。午饭在车上解决,赶路是第一要务。
和政县三合镇
俯瞰三合镇
阿滨和宏哥均是第二次行走甘南,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出发前,他们商量回兰州顺路去刘家峡看看炳灵寺石窟。我们大家没说的,听从安排。
炳灵寺石窟在甘肃省永靖县西南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崖壁上。这个工程早在西晋十六国时期时就开工,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时期仍有修绘。炳灵寺石窟最早称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北宋称灵岩寺,明永乐年后,称炳灵寺,又名冰灵寺。“炳灵”为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是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的意思。现存窟龛183个,造像694尊,泥塑82尊,另有壁画约900平方米。很有考古、艺术价值。
炳灵寺石窟(采自网络)
去柄灵寺,必须走刘家峡水库,有一个小时的水路方能到近前。因此,第一要务,还是赶路。于是,我们绕开临夏市区抄近路走,但因为路实在不好走,时间没少耽误。
从和政县到东乡族自治县,走县级路、乡级路舍了一个弧度,比较直,尽管路况不是很好,但风光还是不错的。我们绕着东乡县的盘山路,左拐右拐,上来下去,领略着黄土高原的景色,梯田、土房、清真寺。东乡族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基本上与临夏的回族相同,史称“东乡回”,建国后,重新进行民族识别,依照民族意愿确定为东乡族。这里的田园和小村落,恬然幽静,农家有自己的草垛、牛羊和孩子,有足够的清真寺,可以独自享受阳光,农妇、山泉、有点儿田,呵呵,与世无争的样子。
农家的自在生活
村镇的街道
摩托车是当地孩子们的大玩具
这地方叫杨家,这是清真寺
快乐奔跑的孩子们
这地方叫梁家寺
村子里的清真寺
沐浴着黄土
清晰着我们的目标
这地方叫奴拉坡
奴拉坡的孩子们
阿洁将拉卜楞寺活佛布施的糖份发给清真的孩子们
这道云,像一道闪
一路走来
这里叫妥家沟
这一段路走得很慢,盖因路况的缘故。到东乡县政府所在地锁南镇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半了。锁南镇有个加油站,我们在这里加了油。没来得及看清楚东乡县城,我们就又回到了312国道上,这里距永靖县城刘家峡还有47公里,全是盘山路。整个下午,我们就好比一根青藤,缠绕着东乡县的黄土山。车子开得很小心,路窄弯多,上下坡多,不小心真不行。
锁南镇,东乡县的县城
办证,奇怪的是这笔体全国都一样
我一路继续捕捉窗外的景色,捕捉着蓝色的村名牌。
上边的几个村都属于这个北岭乡
东乡的冬季里没有别的颜色,大地上一片黄土色,秃山秃岭,树木稀少。陡峭的黄土山坡,被雨水切割成深深的沟痕,呈“V”字形状。这里梯田层层,但看得出,土质很贫瘠。16点53分,我们在半山腰上远远地看到了一汪绿水,那就是刘家峡水库。
黄色,这里的主色调
再来一个黄色的
路和梯田
贫瘠的梯田
性感的梯田
梯田如画
再来个清真寺
这里叫五麦寺
突然闯进镜头的这个
苏尚村
董岭乡,东乡县的制高点,海拔2660米
董岭乡汽车站
董岭乡人民政府
“V”字形沟壑
我们就像青藤,缠绕着东乡
性感的盘山路
蜿蜒的盘山路
转来转去
一汪碧水,刘家峡水库
离开了东乡
17点,我们走出东乡县,来到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库渡口,柄灵寺石窟来不及去,只好留给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