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穿越:远征额济纳(4)
八、
写了这么多,还没到地方。别着急。
我还在津津有味地欣赏大漠星空,阿军已经在车里梦见胡杨林了。开车累,阿滨、老刘也睡了一会儿。阿韬和我比较兴奋,不开车不知道累,随时可以以睡代醒。能以睡代醒的还有阿洁、小沈、小小沈三位美女。阿滨担子重,奥拓更不轻松,除了阿滨自己,还带着三位千金一吨半。
模拟一下星空
站在大漠上,耳朵塞上皑木屁三,哦,就是mp3,开大音量,闭上眼睛,听几段京剧。国粹如天籁,这享受,人生能有几回?
大约3点半,阿滨叫醒胡杨深处的阿军,呵呵,要不叫他,他能睡到早晨6点,就6点,阿军的生物钟比格林尼治的钟都准。
继续赶路,一阵兴奋之后,车子一动,我开始犯困了。给阿军提神的任务落在了老刘和阿韬身上。忽然,对讲机里传来阿洁的声音:“注意,注意,有骆驼。有骆驼。”我一下子醒了,还以为路边有骆驼,车子一晃,阿军在点刹车,好家伙,一群骆驼在路中间结伴散步。大灯照在巨大的驼峰上,尾巴上的毛都历历可数,已经到眼前了。
骆驼的盛情相迎,赶走了瞌睡虫。大约5点半,我们突然看到了好多树,打开车窗,空气里有泥土湿润的味道。
阿滨通过手台频频告诉我们,额济纳旗的首府达来呼布镇就在面前了。这时,身后的东方天际开始微微地发白,迎面开始有车和人走过来。阿滨说,车是赶早过沙漠的,人是找地方拍日出的。果然,人们手里都有摄影器材,有的还扛着三角架。
二道桥……八道桥,阿滨不停地念叨着,我们可以看到不远处有星星点点的帐篷,那是驴友们的宿营地。
九、
2006年10月3日早6点,经过20多小时的长途奔袭,我们终于踏上了额济纳旗这片沙漠中的绿洲。
停好车,阿滨用GPS卫星定位系统测定了当日的日出时间:7点14分。大家准备好家伙,步行来到八道桥下的河滩里,河床里没有水。今年的胡杨风情节10月8日开幕,那时候上游才放水。阿滨说,去年他和阿洁也是这时候来的,道道桥下全有水,金色胡杨映在水中,别有一番味道,也是额济纳旗一道旅游招牌菜。
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地方缺水,沙漠中干涸的河床太吃水。正是这有水无水的反反复复。才造就了这方土地上的神奇。到这里来,无论如何都没有遗憾。
天边泛起了红色的晨曦。河床正中的两株胡杨在晨曦中显现出了其特有的参差轮廓。这是额济纳为我们描绘的第一幅生动画面吧。
首张图片:两株胡杨在晨曦中显现出了其特有的参差轮廓。
阿滨坚持说,7点14分,差一秒太阳也不出来。在时间概念上,阿滨就一秒不差没有框量地说准了这一回,呵呵,是GPS太一丝不苟了,也难怪,至少四颗卫星支持着它呢。
神奇的色彩
暖暖的阳光从胡杨林中穿射出来
太阳终于徐徐升起来了。它从遥远的东方长途跋涉,宛若我们八颗热血沸腾而虔诚的心。
我们来了,太阳来了。
感受大漠腹地的第一缕阳光,心中充满了奇妙的暖意。
这个“暖”字带有神奇的色彩;这个“暖”字带着温柔的触角;这个“暖”字带着母亲般的温度;这个“暖”字带着语重心长的诉说。
暖暖的阳光泻在胡杨不屈的枯枝上,铺在胡杨骄傲的层层叶片上,黄的似金,绿的如玉。
暖暖的阳光从胡杨林中穿射出来,道道光影映着微微扬起的沙尘,短的像剑,长的若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