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水巫山云说
2002-9-16 9:41:20
唐代大诗人元稹有诗《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区区廿八字一绝,道出了元稹对亡妻韦丛的思念之情,其真其诚,令人感动。
经历过沧海,就没有再值得欣赏的水;看过巫山云,就没有再值得一看的云;遇到如花丛之众的美女们不屑回头,再也无心爱别的女人。元稹对爱情的忠贞到了“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境界,他认为妻亡于中道,与他只有一半的缘分,另一半缘分只能“心付《头陀经》”,潜心修道了。元稹此绝抒情强烈,取譬脱俗,用笔及极,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句,传为千古绝唱。
将诗人的原意放在一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可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曾经事物的满足感。民间有“泰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等说法,表达的意思与“沧海水”、“巫山云”异曲同工。《孟子·尽心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门前难为言。”是说见到“高、大、全”的事物,其他的都不值得一观,在圣人面前别卖《三字经》,否则即“班门弄斧”。其实,以孔子当时的能力,也只能登东山和泰山,观一观沧海也要长途跋涉才能看到渤海,太平洋他是看不到的。如今人类已经征服了海拔八千八百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应说“登珠峰而小天下”了;上个世纪,美国人登上了月球,可以“登月球而小地球”,尽管月球仅为地球的四分之一;运载火箭实现了太空行走,可以“游天外而小宇宙”。人类就是在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才不断实现“以此而小彼”的。
“沧海水”和“巫山云”之外并非没有更精彩的水与云。因此,人们不能抱着“居地球而小繁星”的心态,固步自封,无所作为,只有不断瞄准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有更新的境界。
经历过沧海,就没有再值得欣赏的水;看过巫山云,就没有再值得一看的云;遇到如花丛之众的美女们不屑回头,再也无心爱别的女人。元稹对爱情的忠贞到了“半缘修道半缘君”的境界,他认为妻亡于中道,与他只有一半的缘分,另一半缘分只能“心付《头陀经》”,潜心修道了。元稹此绝抒情强烈,取譬脱俗,用笔及极,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句,传为千古绝唱。
将诗人的原意放在一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可表达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曾经事物的满足感。民间有“泰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归来不看山”等说法,表达的意思与“沧海水”、“巫山云”异曲同工。《孟子·尽心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门前难为言。”是说见到“高、大、全”的事物,其他的都不值得一观,在圣人面前别卖《三字经》,否则即“班门弄斧”。其实,以孔子当时的能力,也只能登东山和泰山,观一观沧海也要长途跋涉才能看到渤海,太平洋他是看不到的。如今人类已经征服了海拔八千八百多米的珠穆朗玛峰,应说“登珠峰而小天下”了;上个世纪,美国人登上了月球,可以“登月球而小地球”,尽管月球仅为地球的四分之一;运载火箭实现了太空行走,可以“游天外而小宇宙”。人类就是在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才不断实现“以此而小彼”的。
“沧海水”和“巫山云”之外并非没有更精彩的水与云。因此,人们不能抱着“居地球而小繁星”的心态,固步自封,无所作为,只有不断瞄准新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才能有更新的境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