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吟诗赞巾帼(2003/12/20)

(2006-07-03 23:27:29)

吟诗赞巾帼

2003/12/20

 

明思宗朱由检是明代最后一个皇帝,皇权没落,渴盼救世英雄。他有一首朗朗上口的七绝《赠秦良玉》,笔者非常喜爱。蜀锦征袍手制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不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这是一首赞美巾帼英雄秦良玉的诗,蜀锦袍,桃花马,长缨在手,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风采跃然纸上,读来常有感慨。

秦良玉(1574——1648),明末著名女将军,四川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明代土司马千乘的妻子,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善骑射,通词翰,文武双全,喜欢着男子装束。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随夫征播州(今贵州遵义市)有功。马千乘死后,她代领其宣抚使之职,所部号称白杆兵。内平叛乱,外敌入寇,屡立战功。

崇祯皇帝内忧外患,政权岌岌可危,做亡国之君的命运不可避免。他多么希望天下臣民尤其是男儿,都像秦良玉那样请长缨,战沙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可叹世间不少特立独行奇男子,不肯为国家效力,作为一国之主,崇祯皇帝却算不上奇男子,也只好扼腕长叹了。

读此诗,又让人想起五代时花蕊夫人的一首《亡国诗》: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是五代蜀国后主孟昶的妃子,在蜀后主向宋朝投降的时候,她感愤之余写下了这首诗,短短二十八字,形象地讽刺了堂堂男儿们丧失骨气的可鄙嘴脸。唐代诗人罗隐作《西施》问曰: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作者为西施鸣不平,自古江山兴替,皆因社会矛盾激化所致,与女人何干?言女人是祸水,理何在哉?

自古英雄出巾帼,花木兰、梁红玉、秦良玉、秋瑾、赵一曼、江竹筠、刘胡兰……不胜枚举。她们紧束胸膛,挺起肩膀,舍生取义,呕血兴邦。那气魄,只在男儿之上,谁敢说不是民族的脊梁!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有《为女民兵题照》赞: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在人民军队的行列里,千千万万女兵铸成钢铁长城之一角,在祖国建设各行各业,更有无数巾帼担起半边天,正因为有了她们,才直令秀色倾国倾城,让世界五彩缤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