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品邮日历 |
木棉铺诛杀贾似道
木棉铺,在今福建省漳州市南部木棉镇,因附近有木棉庵,故名。南宋文学家刘克庄有诗《木棉铺》:“庵远人稀行未休,风烟绝不类中州。何须更问明朝路,才出南门极目愁。”木棉铺还是南宋佞臣贾似道被诛杀之地,今存古迹木棉庵碑刻为证。
贾似道(1213—1275),字师宪,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南宋权臣,宋理宗贾妃之弟。少时不务正业,以父荫补嘉兴司仓。恃贾妃受宠,竟然从太常丞、军器监、湖广总领累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两淮宣抚大使。开庆元年(1259年),蒙古宪宗皇帝蒙哥御驾征蜀,忽必烈攻鄂州(今湖北武汉),贾似道军汉阳,援鄂,于军中拜右丞相,临阵秘密向蒙古称臣输币议和,蒙古不从。不久,蒙哥死于钓鱼山,蒙古以议和缓兵。宋理宗却“以其有再造功”以太傅、右丞相召其入朝。他诬陷丞相吴潜“措置无方”使湖广一些地方失守,且恰巧吴潜反对理宗立太子事,被贬往循州(今广东龙川西)。次年,元世祖忽必烈称帝,遣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经前往南宋践前番密约征岁币,贾似道恐秘密议和丑行败露,拘郝经于真州(今江苏仪征)。其后,擅权益甚,行“公田法”,用贱价搜刮田地。度宗时,权势尤盛,加平章军国重事,可以入朝不拜。他终日淫乐,斗蟋蟀,玩宝物,一时间贪风大肆。襄阳被元军围困数年,危急万分,他匿而不报。德祐元年(1275年),他被迫出师芜湖,大败于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逃入扬州。 许多大臣呼吁杀贾似道,但朝廷念他“勤劳三朝”,不忍“以一朝之罪失待大臣之礼”, 被放逐循州。押赴贬所时,还有数十侍妾随行。监送官郑虎臣看不惯,“悉屏去,夺其宝玉,撤轿盖,暴行秋日中”,一路羞辱贾似道。行至漳州木棉庵,郑虎臣“屡讽之自杀”,贾似道狂言:“太皇许我不死,有诏即死。”激怒了郑虎臣:“吾为天下杀似道,虽死何憾?”遂将其处死。
木棉庵外有一石碑,高约丈余,宽四尺许,刻有“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为明代名将俞大猷平倭时所立,后断半截。清乾隆年间龙溪知县袁本濂重立。碑旁还有一诗碑上刻明人诗句“当年误国岂堪论,窜逐遐防暴日奔。谁道虎臣成劲节,木棉千古一碑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