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古驿聊斋剑浦驿 |
分类: 品邮日历 |
剑浦驿双剑飞龙
剑浦驿,旧在延平府南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城东南建宁门外,明嘉靖十三年始移建于延福门内,民国《南平县志》载:“康熙三十八年归县,在延福门城楼。”清乾隆《延平府志》:剑浦驿“在府治东延福门内”。剑浦驿是南平县的首驿,闽北、闽西北及闽西间驿路的枢纽。相传晋人张华令人掘地得双剑,故此地名剑浦,一名剑津。
张华(232——300),西晋大臣、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为汉高祖重要谋臣张良之后裔。初任黄门侍郎、中书令、散骑常侍。支持晋武帝灭吴。晋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八王之乱”中,为赵王司马伦、孙秀所杀。他“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晋书 ·张华传》)”,著《博物志》十篇。后人辑有《张司空集》。
相传张华闻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人雷焕通晓天文,能以纬相辨吉凶。《晋书 ·张华传》载,张华请雷焕观天象。雷焕发现“斗牛之间颇有异气”,说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说年少时曾有人为他看相,预言他六十岁后将“位登三事”,“得宝剑佩之”,如今应验了。雷焕说剑在豫章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张华即补雷焕为丰城县令,让其寻剑。雷焕到丰城后,“握狱屋基,入地四丈余,得一石函,光之非常,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当晚,斗牛之间紫气消失。雷焕将剑赠一柄给张华,一柄自佩。张华得宝剑,非常珍爱,常置于坐侧。雷焕预言晋朝将乱,张华当受其祸,剑为灵异之物,经当化去,不会永远为人佩戴的。张华则认为二剑为天生神物,终当合耳。张华遇害后,剑落何方不知。雷焕死后,其子雷华持剑行经延平津(今福建南平建溪畔),“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下水搜寻不见剑,“但见两龙各长数丈”,“光彩照水,波浪惊沸”。雷焕宝剑“化去”之言与张华二剑“终合”之说,均应验了,使雷华惊叹不已。
古人编此故事,大概是想证明一些因果关系或因果报应,因此“龙泉”、“剑神”、“剑浦”等地名也流传了下来。今福建省南平市的市标即为“双剑”,表达的主题就是“神剑化龙”或“双剑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