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古驿聊斋善谑驿淳于髡放鹄 |
分类: 品邮日历 |
齐威王改革
宜城民间艺术
淳于髡,复姓淳于,相传其曾犯罪受“髡刑”,即一种剃光头发的刑罚,故名“髡”。战国时齐国临淄稷下(今属山东省淄博市)人,博学多才,滑稽善辨。齐威王(公元前356年至前320年在位)稷下招揽学者,被任为大夫。淳于髡曾以隐语讽谏威王罢长夜之饮,改革内政,并数使诸侯,未尝辱命。
被司马迁称为“齐之赘婿”的淳于髡,虽“长不满七尺”,却能立为上卿,“赐之千金,革车百乘,与平诸侯之事”(汉刘向《说苑·尊贤》),皆因“滑稽多辩”。淳于髡曾用隐语来点拨齐威王收复失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呜,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到这里齐威王顿悟,“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史记 滑稽列传》载有淳于髡事迹。齐王曾使淳于髡献鹄于楚,行至善谑驿,开笼将鹄放掉,携空笼,“造作成辞”,去见楚王。他对楚王说:“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离开我飞走了)。”他说,丢了鹄,我没法儿向楚王您交待,本想“刺腹绞颈”自杀算了,又恐怕别人议论您“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不过是长着羽毛的东西,这种东西很多,我想买一个代替,又怕欺骗了您。想去佗国逃亡,可惜齐国与佗国不通使节。只好来向您陪罪。楚王听了淳于髡一番话,大声叫好:“齐王有信士若此哉!”遂“厚赐之”而且“财倍鹄在也”。这个故事足以证明淳于髡机智勇敢,能言善辨,不辱使命。
柳宗元诗中吟道:“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荒垅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柳宗元与刘禹锡(刘梦得)虽与 淳于髡先生相距千年,然志有相投,洒酒和诗念之,可谓神交千载。另一位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题淳于髡墓》一并欣赏:“生为齐赘婿,死作楚先贤。 应以客卿葬,故临官道边。 寓言本多兴,放意能合权。 我有一石酒,置君坟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