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古驿聊斋渑池会 |
分类: 品邮日历 |
在今河南省渑池县曾设有渑池驿,为一古驿,其历史可追溯至秦以前。古时的渑池城在今天的渑池县以西,战国时初为郑地,后归韩国,后又归秦国,是秦昭王与赵惠文王会盟之地,今渑池县城西南 1公里处尚存秦赵会盟台等古迹。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因“完璧归赵”不辱使命深得赵惠文王器重,一举由名不见经传的“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拜至上大夫。秦昭王未能骗得“和氏璧”,反被蔺相如羞辱算计一番
,自然不肯善罢甘休。赵惠文王二十年(前279年),秦昭王派使者约赵惠文王“欲与王为好于西河外渑池”。赵王不敢赴约,廉颇、蔺相如认为,赵王如果不去则表示赵国“弱且怯也”。于是,蔺相如随赵王赴渑池之约,廉颇留守,并约定如果赵王三十天内不回来,就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在渑池会盟之中,蔺相如机智勇敢,胆略过人,以令秦王击
渑池会盟之后,为表示偃旗息鼓,停止战争,秦赵将士在会盟处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高台,即秦赵会盟台,因历代修葺而得以保存。1941年国民党陆军军医监郭昌锦主持,卫立煌、章士钊等赞助曾大规模整修会盟台。由蒲城寇遐隶书“古秦赵会盟台”,并由卫立煌、郭昌锦各撰《重修秦赵会盟台记》和《重建会盟台记》,后这些建筑均遭破坏。1985年,渑池县人民政府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修复秦赵会盟台,作“重修古秦赵会盟台碑记”,舒同、楚图南、肖劳等著名书法家题词。“盟台夕照”,为渑池八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