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驿聊斋(7):上虞驿闲话曹娥碑

(2006-04-08 21:14:57)
标签:

文化

古驿聊斋

上虞驿

曹娥碑

分类: 品邮日历

古驿聊斋(7):上虞驿闲话曹娥碑   

上虞驿,旧在上虞县(今浙江省上虞市),此驿原在曹娥江边,因曹娥投江救父故事,亦称曹娥驿,元大德七年(1303年)被江涛冲毁,后建于县西。

东汉汉安二年(143年),上虞人曹旴失足溺死江中,其女曹娥时年十四,寻父尸七日不得,投江而死,五日后,曹娥负父尸浮于江面,时人以为孝女。据《后汉书·曹娥传》记载,元嘉元年(151年),上虞县令度尚葬曹娥于江南岸,为之立碑,并让弟子邯郸淳作诔辞为碑文,即为曹娥碑,江亦以曹娥名之。此后,曹娥投江被奉为至孝,宋代建孝女庙于江边。自宋以来,历代帝王对曹娥褒扬有加,曹娥及其父母屡次被追加敕封。曹娥碑的诔辞系宣扬封建孝道,碑石早已不存。今传有“曹娥碑”小楷范本,为晋人所书。现浙江上虞曹娥孝女庙(为清代重修)中存“曹娥碑”一通,系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蔡卞重书。

古驿聊斋(7):上虞驿闲话曹娥碑

据说东汉大文学家蔡邕曾夜晚路过曹娥碑处,以手抚摸碑文,读毕诔辞,连声夸好,于是在碑阴题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后也被刻于碑上。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曹操兵出潼关途中拜谒蔡琰(蔡邕之女)的情节,当时曹操见蔡琰处有曹娥碑文图轴,上有蔡邕所书八个字,遂问蔡琰何意,蔡琰不解。问左右,均不知,只有随行主簿杨修表示:“某已解其意。”曹操说:“卿且勿言,容吾思之。”别蔡琰上马行三里,曹操方解,他让杨修说出其中隐意,杨修以“绝妙好辞”以对,曹操大惊:“正合孤意!”原来,蔡邕所题“黄绢”为有色之丝,组字作“绝”;“ 幼妇”为少女,组字作“妙”; “外孙”为女之子,组字作“好”; “齑臼”为受辛之器,组字作“辞”(古“辞”字为“受部”)。杨修智慧过人,屡遭曹操嫉妒,后终被其所杀。

古驿聊斋(7):上虞驿闲话曹娥碑

 

 如今的曹娥庙位于百官镇曹娥江西岸,有“江南第一庙”之誉。“文革”期间,曹娥庙遭到人为破坏。1984年,浙江省、上虞市人民政府拨款,在文物部门主持下,历时三载对庙宇进行了全面修葺,重现其风貌。作为古驿旧地,浙江上虞设有曹娥邮政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演一幕惆怅
后一篇:一夜没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