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古驿聊斋岳飞 |
分类: 品邮日历 |
岳飞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在永州大营驿壁题写的《大营驿记》,至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历四百年风雨,其文字已被磨损湮没。于是,永州知府唐珤立碑重刻《大营驿记》,并嘱其子唐顺之作文记之。
唐顺之(1507——1560),江苏武进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军事家,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人称“ 荆川先生”,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为编修,校勘历朝实录。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均有研究,著有《荆川集》、《广后战功录》、《南北奉使集》、《右编》、《史纂左编》等,《古文观止》收其名篇《信陵君救赵论》,独有见解。其曾在沿海率兵抗倭,屡立战功。其父重刊岳飞《大营驿记》,他撰写了《立岳将军题大营驿碑记》一文,赞颂岳飞,鞭笞宋高宗,警示后人。
唐顺之在《立岳将军题大营驿碑记》中写道:“观岳侯所题大营驿壁,其处心积虑,未尝一日不在于复中原,迎二帝,眷眷若赤子与慈母然。”赞岳飞(岳侯)时时刻刻把收复中原失地,迎宋徽宗、钦宗二帝还朝放在心上,像赤子怀念慈母那样。文中痛斥:“彼高宗者,乃忍于忘父臣虏,其独何心?且已既已忍于忘父矣,有臣焉,为之急于其父如侯(指岳飞)者,亦竟杀之,亦独何心!”说宋高宗竟然忍心忘了他父亲(宋徽宗)和臣子被俘的事,他忘了也就罢了,还有像岳飞那样为其父被俘而心急如焚的臣子呢,他竟然把岳飞杀了,他是什麽居心呢!揭露了宋高宗既无父子之情,又无君臣之义的丑恶嘴脸。
文中还记载,唐珤此次立碑还把建炎四年(1130年)岳飞《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也一并重刊。岳飞在此记中也曾抒发“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的壮志。唐顺之借此文感叹岳飞之心“尚炯然在宇宙间未死也”,不在乎刻碑不刻碑,后人读之,对岳飞将“慷慨泣下沾襟”,对宋高宗则“继之以怒发冲冠”!清人张其昌《大营驿岳忠武题碑》一诗吟曰:“帅府当年此驻师,一腔忠愤认题词。贼逢儒将巢难稳,朝有权奸身易危。古柏漫嗟空野宙,英风优是卷灵旗。邦人但贵喜岩颂,找独颉来拜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