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知秋色如许
(2008-11-09 19:45:07)
标签:
秋色庆余年晚课佛祖瓠瓜文化 |
今天去庙里了,去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晚课都做完了,空荡荡的大殿只有我一个人。看到长明灯错落点着,飘摇的一点光焰,很大的玻璃缸里满满都是清油,不知道是谁许愿求了什么。
见佛一拜,就不求什么了。我心里的欲念太多太杂,菩萨估计管不过来。
出来的时候偌大的场院,忽喇喇飞起无数麻雀,斜阳照在塔上,七级浮屠的琉璃瓦金光灿烂,如有霞彩。
院子里有师傅们种的菊花,开得很好,没有疏枝没有压条,就是泼辣辣开着,红的黄的白的都有,亦有野菊花。走出来快到院墙了看见有一小块菜地,没有篱笆,就种了很长的瓠瓜,还有紫微微一架扁豆。
很有些世外的味道,况且这里也不是世俗的地方。
如果有两声晚钟就更好了,不过晚课已经做完了,整座寺里静悄悄的,天台上有人在收被子,这样家常的场景,穿着袈裟来做,却一点也不显得突兀。
在平遥的时候其实离五台山也不远了,可是没有起念去山上拜一拜,就好比在宁波的时候竟然没有去普陀。
临去之前我问寐,我中午吃过肉了可不可以去庙里,她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佛祖想必不会怪我。
说到这里想到《朱雀记》,多热闹的一部小说,比《庆余年》热闹多了。《庆余年》其实也热闹,可是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苍凉,作者没有悲悯,他只是把人生铺开了给我们看。
我宁可《庆余年》永远不要写完,就好比《庆熹纪事》,这个故事一旦完结,要少掉多少魅力?
追文如同谈恋爱,你要让她伤心得死去活来,这样她才会一辈子记住你,牢牢记住你,想起你来就牙痒痒,见到你了又心里发酸,不知不觉就爱了你一辈子,多好啊。
以上那段欠扁的话不是我说的,是谁说的呢?
是童雪。
《千山暮雪》里的童雪。
很多人都说不喜欢童雪,后面的情节都没有写出来,难得我用一次欲扬先抑,诶。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童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人喜欢,我觉得还是看完全文,大家才有讨论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