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小我”的恩义情仇卷入到一个全球性的大事件中。
“小”与“大”究竟怎么判定,各人所见不同。尤其当胡紫薇将这种的个人品性与大国之道联系在一起时,更让我们揪心于当下公众价值观的缺失与社会底线的尴尬。
“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
”引用的这段颇有深意。
价值观,乃为奠基伟业之初律,所谓“元道”。国之兴盛,有如人之生存,各有各的道。何为中国之道,中国之道的哪部分更容易去赢得全世界,并推至极致,成为世界之道?
中国道,世界道,何为元道?寻找到我们的元道,走一条大国之道。
胡紫薇拷问全社会:“你们到底有没有一点儿良知啊?!”
在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科技不断发展、生活逐步提升、文明加速推进的时代,还不得不提出“八荣八耻”这样一个“是”与“不是”、“该”与“不应该”等最基本的判断标杆,是一桩多么无奈而讽刺的事情。除了不得不以“好”与“坏”的底线来要求和考量以外,到底还有没有良知来维系社会真正的和谐?
胡紫薇向全社会呐喊:“你放开!”
新的力量和旧的势力在博弈,无论是谁,都仿佛受到了压迫、束缚甚至障碍。不破不立,总需要有一个山头压过另一个高地。
“离一个大国还差得太远了。”
这个结论是中肯的。我们得反思一下,寻找到支撑这个社会的最基本的价值观,用我们的良知把它确立起来并使其能够输出,也许能够闯出一条大国之路。
放在这个政治与文化的高度,胡紫薇显然不是一个撒泼的已婚女人,更不是一个不顾全大局的小我者。她牺牲自我的誉望,声嘶力竭的吁喊着一个社会的伦常。新信仰、新伦理的修订,在这个看似闹剧的国际事件中显得极为紧迫。
当然,胡紫薇和张斌(张彬)作为生活的小我者,还是向我们昭示了两个最基本的道理:
1、有第三者,就会有第四者、第五者。本分一些,做好两极。
2、二元世界,莫玩火。玩火必烧身,伸手必被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