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 闲说“乡下人”“找不着北” 长夜未央

标签:
鄙视乡下人有钱人农耕意识夜郎自大 |
闲说“乡下人”“找不着北”
巴尔扎克的《幻灭》里,巴黎人是很瞧不起外省人的。天才诗人吕西安,在巴黎人眼里,就是一“盲流”。巴黎人,哪怕是乞丐,也自恃高人一等。这和汪曾祺《北京胡同》里描写的现象差不多,居住在北京的爷们,熬白菜也是北京的最好吃,接待姑爷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也倍儿香……
“你这盲流……”
“盲流”,就是北京人瞧不起外省人的“尊称”。
以地域划定某个圈子,自恃阳春白雪比人优越,瞧不起圈外的下里巴人,如此现象,今天依然如故。
上海算是比较典型的吧。在上海居住的人都知道,上海本地人很有些优越感的,操普通话的,上海人会不屑一顾地称其为:“乡下人”。在上海乘坐公交车,乘客都是前胸贴后背顺着站一溜,不知道这“潜规则”的,侧身了咋的,会立即招来一声轻蔑的嘟隆:“乡下人”。有个朋友,在上海居住了20年,他说依然不能融进上海人的圈子。
上海是中国开埠最早的码头,上海曾是中国轻工业品质量最好、产量最多的城市,这是令阿拉上海人骄傲倍增的原因。而今这种自恃优越的风头,已经被上海人瞧不起的老广抢去了。
随着沿海最早的开放,经济的发展,广东人钱包鼓了起来。昔日被上海人、北京人视为“找不着北的”老广也趾高气扬。他们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外地人,统统冠之以“北方人”。广州地处中国版图最南端,有钱的老广于是对打工者、淘金者、创业者,统统视为“穷光蛋”,这“穷光蛋”含蓄地说法就是“北方人”。
西部的成都人,口头禅是“弯脚杆”,简称“弯弯”。此是隐语,直说就是骂你是农民,就是没钱、没文化、土老帽的意思,和上海的“乡下人”、老广的“北方人”、北京的“盲流”一样,是对人极端的鄙视。何谓“弯脚杆”?川中旧式农民常年农耕,劳作过度,身体缺钙,和草原牧民一样,有的人腿呈O型,于是成都人就针对这一特点,蔑称农民“弯脚杆”。推而广之,对所有瞧不起的人,成都人也统统称其“弯脚杆”。
这种以地域、金钱、城市为圈的意识,是典型的夜郎自大,和庄子的坎井之蛙异曲同工。是城里人于是就骄傲,是京城人更是骄傲的平方,有钱就自大,有钱就为富不仁。这种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农民意识,真正意义的“乡下人”,四川人称这种人为“土佬肥”,就是有钱没文化。
真正的现代人是,不囿于城乡、城市之圈子,放眼世界,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才我们要树立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