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索道——历史文化的积淀
笔者在重庆,留下印象的,不是高楼、街道、大桥,印象最深的是嘉陵江的跨江索道……
虽情随事迁,但当年来回滑行于嘉陵江高空索道上的记忆,还是那样新奇浓烈。
1984年,出差到重庆,那时嘉陵江索道刚刚建好。同行哥们和我一样,也是个好玩的角色,到重庆当日下午,就来到嘉陵江边,想看看并坐坐媒体宣传已久的嘉陵江客运跨江索道。
买了两张3毛钱的过江票,十来分钟就飞渡对岸。缆车车厢可容数十人,外地游客不少,大家贴面玻璃窗,俯瞰脚下滔滔江水,叽叽喳喳,很兴奋,颇似陈焕生第一次进城!
过了江,下了缆车,走了一截,很失望,街道老旧行人稀少,于是重返江边买票返回!
多年过去,嘉陵江索道的新鲜记忆,还在脑海。东西南北,坐过不少缆车,但只有乘坐嘉陵江索道记忆至今鲜活。问其原因,应该是嘉陵江索道高而险,高悬嘉陵江上空,让人产生高处不胜寒的神奇感觉,故至今难忘!
据介绍,嘉陵江客运索道是中国第一条城市跨江客运索道,
1980年12月15日动工,1982年1月1日竣工,长740米,车厢容量46人,最大牵引速度6.5米/秒,总投资378万元。通车后,跨行两岸,只需两分三十秒。索道建成后,日客流量最大达到25400人次。
索道建成后,在国内引起轰动。当年《国际旅游》杂志国际版还将嘉陵江客运索道的外观图景作为封面。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嘉陵江索道客运量每况愈下。去年索道日流量不过一两百人。
于是当局拟拆除嘉陵江索道。见此消息,让人联想起武汉2004年要拆除汉正街一样,是一件愚蠢的事情。90年代的一部电视剧《汉正街》,让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名声大振,城市扩张,当局竟要拆除汉正街而兴建新的标志性建筑。一张难得的城市名片——汉正街,竟要拆除,朝野惊异。
而今嘉陵江索道也面临拆除,很遗憾!一个城市厚重的历史,需要具有历史意义的具象来阐释,生动的历史不只是教科书上枯燥的说教,也不是一堆现代钢筋水泥的诠释,一个城市鲜活的历史,应该是具体的人文风物的展现。
不论从历史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言,嘉陵江索道都应该保留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