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一本书提升了一个城市的知名度(长夜未央)
(2010-07-14 21:27:48)
标签:
《红岩》末婚妻夜未央刘思扬重庆 |
分类: 原创作品 |
一本书提升一个城市的知名度
一个赵本山让人知道了一个城市铁岭,一部电影《汉正街》让武汉小商品名震市场,一本小说《红岩》,提升了一个城市重庆的知名度!
认识重庆,始于儿时阅读《红岩》。
说起来还有一个笑话。幼年时,父亲在睡觉前就着油灯给我念小说《红岩》,种种缘故,经常是等不来下文,于是就自己读《红岩》。
当年年纪尚小,上二三年级吧,不识几个字,三分之一的字是连猜带蒙或者是跳着看。
看到书中人物刘思扬被捕,他未婚妻也同时进了监狱,自己就显摆,给弟妹讲“故事”。讲到刘思扬和“末婚妻”同时被徐鹏飞抓进监狱一段时,父亲在一边吃吃笑。
我很不以为然地问:“笑什么? 刘思扬末婚妻孙明霞就是一起进了监狱,关在渣滓洞的嘛,孙明霞还是和江姐关在一个监室的。”
父亲竟然哈哈大笑!后来才知道,我把刘思扬的未婚妻的“未”字,念成了“末”了,人家的“未婚妻”被我整成了“末婚妻”……贻笑大方!
儿时的我,就从《红岩》一书中知道了歌乐山、朝天门、渣滓洞、白公馆、磁器口……
后去重庆,到了重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和几个外地同学一起,游览朝天门码头、渣滓洞、白公馆、红岩纪念馆等!
问起同行者为什么报考重庆学校,回答是对重庆有一种亲近之感,原来他们儿时看过《红岩》、有的是看过电影《烈火中的永生》。
来到歌乐山松林坡,耳畔仿佛响起屠杀仁人志士的枪声;来到磁器口,眼前就晃荡起疯子华子良的身影;来到渣滓洞,眼前就浮现出抗日战士龙光华;来到白公馆,想起的是叶挺、黄显声、小萝卜头……
歌乐山的一山一草,早就铭刻在记忆里了!
山城重庆对我们是陌生的,而我们对重庆却充满亲切之感,原因就是儿时就熟读了那本红色经典小说《红岩》。
一本书,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让人记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