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
与 城市幼稚病
大陆任何一个城市,市民大凡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居住的城市街道三天两头开膛破肚,一会修水管、一会加宽带、一会装电线……结果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路泥浆,感觉没一天消停,总在折腾!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届领导一个招。
笔者居住的城市,一届领导给街道安上栏杆;一届领导来拆除栏杆;再换一届领导,又给安上栏杆……
一条临河的滨江路,一届领导修了水泥路面、绿树成荫;一届领导来去掉路面水泥,整成沥青路面;再一届领导来,砍掉碗口粗已经成荫的小叶榕,代之以木头围一个框,在木框里栽拇指粗细的小树,去掉完好的水泥栏杆,改为进口的松木栏杆……
一个开发新区,号称一座新城,人口数十万,没有一个公共厕所,没有一个农贸市场,没有一个超市,没有一个医院、没有一个学校;
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修好5年了,仍然是一座断头桥,车辆只能绕道;
夏天,所谓的样板新城,只要是雨天,每每被泡在1米多深的污水里,闹市的街道上形成多个“涌泉”,几年过去,媒体数次曝光,结果等于零。笔者看过工人维修的下水道,不过是一米见方的污水沟。许多人有这样的记忆,《悲惨世界》电影里有19世纪的巴黎,片中沙威在100多年前就在城市下水道里追踪冉阿让……
城市的交通,公交车改革了几届政府,还是老样子,有女孩笑说:我真希望超市里袋装的薯条,就像江城的4路车一样的满!
城市不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国家积极鼓励发展汽车工业,鼓励汽车消费,结果是坐车比走路慢,车多了,又拆房修路;车更多了,实行单号双号出车;车再多了,就禁残疾人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
笔者所在的城市,一个开发新区还在建设就已经百病缠身,政府不积极采取措施补救,于是扔下这个烫手的山芋,转移战场,又去城市的另一端开发又一个新城!
一个小小的二级城市,三届政府搞了三个规划,一会是江城的上海陆家嘴,一会是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大城市,一会是舞动上海长江经济带的龙尾,一会是川南经济圈……变魔术一样,一届一变,花样翻新。可怜的市民就在这样美丽的童话里艰难度日日益老去。
缺少前瞻性,目光短浅,是城市发展中显现的突出问题,典型的城市幼稚病,病因就是官员急功近利素质低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