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本报讯(记者
彭立昭)2015年7月10日,书画频道开播了由现任北京建设大学古建筑学院院长、北京建工学院设计研究院古建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宋国晓主讲的《漫谈中国古建筑文化》。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设计心得,带领大家一同领略中国古建筑之美。
在他认为:随着历史的变迁,建筑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宫廷建筑,如北京故宫等;坛庙建筑,如天坛、地坛等。还有园林建筑,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既有大气豪迈的承德避暑山庄,也有精致秀美的扬州何园、个园。此外,还有民居建筑,陵墓建筑,商户建筑等。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无非就是五种。一种是硬山式,这是从明代以后产生的,随着砖瓦的大量使用而成的;一种是歇山式,北京天安门城楼就是典型的例子;一种是悬山式,很多寺庙的大雄宝殿都是这种形制;一种是庑殿式,这种建筑的规格很高,太和殿就是标准的庑殿式;还有一种是攒尖式,有四角、五角、八角等,体量最大的就是天坛祈年殿。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有一种独特的部件叫斗拱。斗拱作为大型或较大型建筑柱子与上梁之间承接过渡的部分,承受上部梁和屋面的压力,并将其转移到柱子,乃至基础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功能。此外,斗拱在屋檐下,可以保护柱子、墙身等不受风雨侵蚀。另外,还有防震的效果,如同一层巨大的弹簧垫,可以抵抗地震波。当然,通过色彩的变化,还能起到装饰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中还有彩画,自古就有“三分建筑七分画”等说法,画匠被称为“先生”,可见这一行当是很受人尊重的。彩画可以起到保护木结构的作用,当然还有美化装饰作用。常有人说“雕梁画栋”,其中雕梁是指南方,因为南方的木雕、砖雕等艺术很有名,而画栋是指北方,中原以北。南方比较潮湿,彩画容易褪色,而北方则没有这个问题。
彩画也分很多种,有官式彩画,那是一种标准的,造型化的,也有民间的。
北京天坛上的天花,原来是贴金的,后来在整修时,换成了现在的图案,按照龙、凤、云的规格,层层铺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关龙的图案,如升龙、降龙等,而在《易经》中,也有潜龙、飞龙、亢龙等,这些龙的文化和图案,都有相通之处。
多尔衮的王府,在彩画上也很考究。清军入关之后,设立了八大“铁帽子王”,来表彰他们立下的汗马功劳。其中,就有多尔衮。他的王府有三层椽子,其他的建筑都是两层椽子。据我分析,这是因为没有斗拱,所以加了一层椽子。
在彩画中,有很多吉祥的图案,如官上加官、吉庆平安、加官晋爵、金玉满堂、三“羊”开泰、鱼跃龙门、一品当朝、玉堂富贵、锦上添花等,其中蕴含了大量传统文化的思想,并且跟随着时代进行变化。除了彩画,地仗也很讲究,俗话说“一麻五灰”,彩画画得再好,地仗开裂,也是不行的。
宋先生最后讲述了继承中国古建筑的几位大师。
古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合龙口、龙眼点睛、大雄宝殿揭匾等等。说到中国的古代建筑,咱们不得不谈李诫。咱们都知道鲁班是中国工匠的祖师,中国建筑师的祖师爷是李诫,河南人,多才多艺,会绘画,会书法,懂音乐,甚至还会医学。有一高官有病,太医都看不好,他给看好了。
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给孩子起名梁从诫就是寓意学习李诫,怀着对李诫的一种崇敬。
朱启钤先生,祖籍贵州,生在河南,从事古代建筑研究,成立了中国一个自己出钱的民间学术团体,聘请了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先生,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古建筑,从此开端。
梁思成先生,出生在日本,学成于美国,是享誉世界的建筑科学家。梁先生对扬州最大的贡献是设计了鉴真纪念堂。这张图纸,你看这个图案,不是计算机画的,是手画的,用鸭嘴笔画的。能用鸭嘴笔,画出这样的图来,绝对是高手。
罗哲文,是中国唯一健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70多年,有着如水的人生。
如果没有李诫,就没有营造法式,没有营造法式就没有朱启钤先生,没有朱启钤先生,就没有中国营造学社,没有中国营造学社,就没有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先生。
最后他林徽因先生的诗,结束今天的讲演: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http://s13/original/001kVHrhzy6TJpl1kZe0c&690
http://s13/original/001kVHrhzy6TJplwMcAbc&690
http://s6/original/001kVHrhzy6TJplPETb55&690
http://s12/original/001kVHrhzy6TJpmhEFB2b&690

http://s2/original/001kVHrhzy6TJpmTmW5b1&690

http://s1/original/001kVHrhzy6TJpnCFtCb0&690




http://s1/original/001kVHrhzy6TJppzm12b0&690

http://s1/original/001kVHrhzy6TJpqnWyAd0&690

http://s5/original/001kVHrhzy6TJpr3BJ2b4&690
在他认为:随着历史的变迁,建筑也在随时发生着变化。中国古代建筑分为宫廷建筑,如北京故宫等;坛庙建筑,如天坛、地坛等。还有园林建筑,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既有大气豪迈的承德避暑山庄,也有精致秀美的扬州何园、个园。此外,还有民居建筑,陵墓建筑,商户建筑等。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形式,无非就是五种。一种是硬山式,这是从明代以后产生的,随着砖瓦的大量使用而成的;一种是歇山式,北京天安门城楼就是典型的例子;一种是悬山式,很多寺庙的大雄宝殿都是这种形制;一种是庑殿式,这种建筑的规格很高,太和殿就是标准的庑殿式;还有一种是攒尖式,有四角、五角、八角等,体量最大的就是天坛祈年殿。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有一种独特的部件叫斗拱。斗拱作为大型或较大型建筑柱子与上梁之间承接过渡的部分,承受上部梁和屋面的压力,并将其转移到柱子,乃至基础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功能。此外,斗拱在屋檐下,可以保护柱子、墙身等不受风雨侵蚀。另外,还有防震的效果,如同一层巨大的弹簧垫,可以抵抗地震波。当然,通过色彩的变化,还能起到装饰的作用。
中国古代建筑中还有彩画,自古就有“三分建筑七分画”等说法,画匠被称为“先生”,可见这一行当是很受人尊重的。彩画可以起到保护木结构的作用,当然还有美化装饰作用。常有人说“雕梁画栋”,其中雕梁是指南方,因为南方的木雕、砖雕等艺术很有名,而画栋是指北方,中原以北。南方比较潮湿,彩画容易褪色,而北方则没有这个问题。
彩画也分很多种,有官式彩画,那是一种标准的,造型化的,也有民间的。
北京天坛上的天花,原来是贴金的,后来在整修时,换成了现在的图案,按照龙、凤、云的规格,层层铺设。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有关龙的图案,如升龙、降龙等,而在《易经》中,也有潜龙、飞龙、亢龙等,这些龙的文化和图案,都有相通之处。
多尔衮的王府,在彩画上也很考究。清军入关之后,设立了八大“铁帽子王”,来表彰他们立下的汗马功劳。其中,就有多尔衮。他的王府有三层椽子,其他的建筑都是两层椽子。据我分析,这是因为没有斗拱,所以加了一层椽子。
在彩画中,有很多吉祥的图案,如官上加官、吉庆平安、加官晋爵、金玉满堂、三“羊”开泰、鱼跃龙门、一品当朝、玉堂富贵、锦上添花等,其中蕴含了大量传统文化的思想,并且跟随着时代进行变化。除了彩画,地仗也很讲究,俗话说“一麻五灰”,彩画画得再好,地仗开裂,也是不行的。
宋先生最后讲述了继承中国古建筑的几位大师。
古建筑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合龙口、龙眼点睛、大雄宝殿揭匾等等。说到中国的古代建筑,咱们不得不谈李诫。咱们都知道鲁班是中国工匠的祖师,中国建筑师的祖师爷是李诫,河南人,多才多艺,会绘画,会书法,懂音乐,甚至还会医学。有一高官有病,太医都看不好,他给看好了。
梁思成先生、林徽因先生,给孩子起名梁从诫就是寓意学习李诫,怀着对李诫的一种崇敬。
朱启钤先生,祖籍贵州,生在河南,从事古代建筑研究,成立了中国一个自己出钱的民间学术团体,聘请了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先生,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古建筑,从此开端。
梁思成先生,出生在日本,学成于美国,是享誉世界的建筑科学家。梁先生对扬州最大的贡献是设计了鉴真纪念堂。这张图纸,你看这个图案,不是计算机画的,是手画的,用鸭嘴笔画的。能用鸭嘴笔,画出这样的图来,绝对是高手。
罗哲文,是中国唯一健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70多年,有着如水的人生。
如果没有李诫,就没有营造法式,没有营造法式就没有朱启钤先生,没有朱启钤先生,就没有中国营造学社,没有中国营造学社,就没有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等先生。
最后他林徽因先生的诗,结束今天的讲演:我的信仰,至诚,和爱的力量,永远膜拜,膜拜在你美的面前。

http://s13/original/001kVHrhzy6TJpl1kZe0c&690
http://s13/original/001kVHrhzy6TJplwMcAbc&690
http://s6/original/001kVHrhzy6TJplPETb55&690
http://s12/original/001kVHrhzy6TJpmhEFB2b&690

http://s2/original/001kVHrhzy6TJpmTmW5b1&690

http://s1/original/001kVHrhzy6TJpnCFtCb0&690




http://s1/original/001kVHrhzy6TJppzm12b0&690

http://s1/original/001kVHrhzy6TJpqnWyAd0&690

http://s5/original/001kVHrhzy6TJpr3BJ2b4&690
后一篇:小品文: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