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自张宁海在黄山搜救大学生中牺牲以来,复旦大学学生登山队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这支登山队领队侯盼,每天收到几百条短信,其中大多内容是辱骂。
当我看到受救学生跪在公众面前的报道和照片时,心里感觉非常矛盾。人有许多道歉的方式,下跪很极端;但是面临牺牲的生命,任何方式也都不为过。如何选择,不知所措?或许不必选择,自然地表达才是最真实的!
面对学生所表现的道义的缺失,批评、辱骂涌来,有的还上升为什么什么“门”。在学生表现背后,究竟是什么问题,什么原因,深层次的问题想过没有呢?脱离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仅让学生承担道德、责任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吗?
五四时代,上大学的基本是富家子弟,那时为什么还会涌现大量有社会责任的人?如今,为什么看到的是“官二代”和“富二代”?大家提倡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的价值了吗?有多少人心里是这么认为的?还有多少只知道自己的价值,而忽视别人的价值呢?提倡并实践公平、公正了吗?
仅让学生承担道德、责任找对原因了吗?能解决问题的根本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