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余秋雨“雨中的白发”有感

(2007-01-02 11:11:50)
分类: 文化

读“雨中的白发”有感

 

今天开始读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刚读了一点,就想谈点感想,真是不好意思。

我依次读了他的《借我一生》、《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千年一叹》是我正在读的第4本,其中第2篇是“雨中的白发”。从文字中领悟到余秋雨对文化探索的线索,他所要表达的是从《文化苦旅》到《山居笔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使我对自己偶然选择的读书顺序感到欣慰。

我对余秋雨著作的兴趣是从《借我一生》开始的。其实,很多年前读过《文化苦旅》中的几篇文章,没有读全书。所以,《借我一生》是我读余秋雨的入门之作。我读《借我一生》开始是跳着读的,一个一个故事吸引我,让我读完。读完后,对全书有了完整的概念,并没有因跳着读而有所影响。我一开始就对《借我一生》的书名不解,读完后依然如此。当我读完“雨中的白发”后,有了一点感觉,是不是余秋雨要借其一生表达对文化的探索。作者都没有解释,恕我冒昧了。

下面,我要摘录“雨中的白发”的几段话。

1

没想到堂堂凤凰卫视的工作空间竟如此省俭,只相当内地的一个县级电视台。走廊上人来人往,很多都是大家熟悉的脸。过一会儿要为我们举行壮行仪式,所以一片热闹。这次数万公里行程要在电视上天天出现,全台著名的女主持人要逐段轮班。许戈辉到希腊、埃及、以色列;陈鲁豫到约旦、伊拉克、伊朗;孟广美到巴基斯坦和印度的一部分;李辉到印度和尼泊尔,直到进入中国边境;在国内,曾静漪从西藏到青海、甘肃、四川,吴小莉则从四川到陕西、山西、河北直至北京。

这个安排理所当然地引起了那帮可爱的男主持人的冷嘲热讽。美国籍的犹太人方保罗先生几经争取而失败,宣布将立即去做变性手术。窦文涛积极响应,以变了性的口气与女主持人们依依惜别,说自己会操持好家务,望夫早归。

 

注:我以喝咖啡的心态读了这一段。里面有大家都熟悉的美女主持人,男主持人作了绿叶。他们将进入“千年一叹”的艰险旅程。

 

2

在踏访过程中渐渐明白,中华文化不像当时哄传的那样顽固和腐朽,它确实步履艰难,却来自于历史意志和文化伦理之间的深刻冲突。历史意志要求强蛮、突进、超越,文化伦理则要求端庄、秩序、和谐。两者都有充分理由却方向相反,互相牵掣,谁也无法实现自己,结果成了千年厮磨的生死冤家,“苦旅”之苦,即来自于此。后来我又深入一步,把千年厮磨中最关痛痒的部位选撷出来作系统的个案研究,让今天的读者一起去感受中华文化中感人肺腑的辉煌和让人窒息的阴影,这便是《山居笔记》的写作。这种阴影在现代有没有可能消解呢?我反复思考,觉得中华文化留给现代最深的阴影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由此带来的处世观念,因此在《霜冷长河》中逐一进行了探讨。

 

注:“中华文化留给现代最深的阴影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由此带来的处世观念”,这个表述告诉我,我国的人际关系和处世观念居然和中华文化有渊源。我看到是,人人都痛恨这种人际关系,但都去适应,识事务者是聪明人。由此带来的处世观念有许多是出于保护自己,也有为了获得什么,但终究是获小利而受大害,既有大害,其实人人遭灾。

 

3

据警方通报,全国盗印我书的最大中心在湖南长沙,而且大多达到国家专业出版社的水平,果然我在街上一走,把印有我名字的盗版本各买一册,装了满满两口袋。这是文化的悲剧还是喜剧?

 

注:???。我摘了以上余秋雨的文字,交代了作者和出处,不能算抄袭。为了读者的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原意,我还将在网上登录“雨中的白发”的全文,这不是为了商业目的,也不是占为己有,不能算剽窃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