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要做个好妈妈

(2006-10-24 10:52:52)

1、生命的体验  
     周弘老师能成功,用他的话来说他 的赏识教育法是用生命一点一点来熬出来的,想一下,他凭什么成功,上帝给了他什么,只给了他一个既聋又哑的女儿,但他却成功了。他从教育女儿的过程中体验了生命中许多券的事情,自己也学到了许多的知识,所以说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所以我们要相信这个方法,并要实践这个方法,  要从心里相信他,崇拜他,理解他,让他成为我们骨头里的一个想法,一个支柱,一种活法。

2
、思想的继承
      用他的话说就是继承了古今中外所有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敬畏生命的思想。记住捷克一位教育家跨美钮斯说的话,教育的奥秘就是:教育孩子要象尊重上帝一样尊重每一位孩子。瑞士有一位平民教育家叫菲士太洛奇说,生命的规律就是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宇宙的潜能。
3
、心态的回归
         就是把我们教育孩子的心态回归到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心态。学说话学走路就是按规律种庄稼,不要拔苗助长。意思就是孩子不管出了什么问题,假如我们教他们学说话,学走路,我们还会气急败坏、还会抱怨吗、还会拔苗助长吗?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做到,牢记于心,时常提醒。只有这样对待问题时才能心平气和的想怎么对孩子说话,讲道理  ,怎么才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尝到学习的快乐  ,生命的快乐。对于我们不懂的事,也要学。
4
、观念的更新
        心态回归之后,教育孩子的观念就重新树立起来了,变成学说话学走路的心态了,就相信你的孩子能行了,就相信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不说慢慢少,也就相信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也就能真正的理解这  些话的意思了。好不累坏不罪的意思是要让孩子感到学好玩好是一件不累的事,这个就要靠我们一件一件事的去体验,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责备、怪罪他,而  是帮他  一起分析原因、寻找差距,共同解决。。。。
5
、心灵的解放
     当我们真正的做到上边这几点之后,对于孩子而言,就是把孩子 心灵真正的解放 了,小孩就像小孩的样子了。。这样孩子才能重新找回自信、、安全感、、、

1要从小学会倾听孩子。
2有尊重和平等,信任,信心的意识。
3不要觉得你比孩子懂得的多,孩子必须听你的。
4听孩子讲话的时候,尽量要放下手中的事情,让孩子觉得你是在认真地听她说话。
5你应该有一定的反应,如:为什么啊,是吗?怎么回事啊,真好啊,不对吧等等。
6大人和孩子都不应该有完美的要求,谁都会有错误。告诉孩子没有人是完美的。
7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缺点,而应该让孩子把她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优点上来。父母也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孩子的优点上来。
8如果你已经和孩子有一定的隔阂了,父母应该首先作出改变。
9不要拿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否则孩子会有逆反心理
10不要拿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孩子还小,有很多他们那个年龄不能理解的事情,不要总是说应该怎么怎么样。
11鼓励和激励不是表扬,而是你对孩子的一种信心,避免批评太多,要安排机会给孩子成功的机会。
12你要求孩子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孩子可以理解的,你要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是有信心的。要问孩子她感兴趣的东西,让她有机会感觉自己的成就。
13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太高,给孩子设定的目标太高,孩子达不到就会自暴自弃,或逃避,会退缩,或采取更极端的行为。
14孩子有挫败感,就会离父母的期望越来越远。
15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在你和孩子无法沟通的时候,你要想,如果我是孩子,我会怎么想。
16每个孩子的兴趣点都不一样。你要让孩子发挥她的专长。要让孩子感觉到自主权,而不是被安排,被控制。
17父母要学会示弱,让孩子觉得她在某一方面比你强。让她觉得父母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她的帮助。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有三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个是自信,一个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缺少自信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就缺少原发动力,缺少内动力。而孩子的自信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父母对她的认可,也就是父母是否接受孩子的全部。而我们现在的父母大多数是孩子好的接受,不好的不接受。那么孩子也就不能完全地接受自己。有很多我们父母都很难做到的事情,我们却在要求孩子,当孩子达不到我们的要求的时候,我们就责骂他们,那么时间久了,孩子也就很难接受自己,很难有自信心,很难成功。我们在面对孩子的问题的时候,要想到孩子今天的表现是我们什么时候造成的,而不要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所以智慧的父母要修炼自己,改造自己。你变了,孩子才能改变。
      
要更多的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而不是物质要求。
要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孩子多动是很正常的,是孩子活泼可爱的一种表现。是很正常的,孩子多动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说明家长对孩子的赏识不够,关注不够,
给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环境。
你在五星级的酒店住一个月和你在农贸市场住一个月,你的气质是不同的。
真正的右脑开发是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孩子心灵成长。
家长一定不要大声喝孩子说话。家长一大声,孩子就会有抵触情绪。如果有人和你大声说话,你会舒服吗?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家长的一面镜子,都是家长对待她的方式的反应。
如果家长能平和的对待孩子,孩子也能平和的回应你。
一定要低声和孩子说话。  从十四个层面来评价一个孩子。要从小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个性,如果小时候批评太多,孩子就会沉默内向。
孩子的个性特征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要正确引导。
1.情绪的稳定性。如心理障碍的一个重要点是情绪稳定性低。要告诉孩子不要害怕失败,孩子就会比较容易面对压力。
2.恃强性。恃强性低,比较容易顺从和迎合别人。不要让别人笑话你,或过分要求孩子听话。别人对孩子的评价低,孩子就会很敏感。要学会更多的尊重孩子,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
3.兴奋性。孩子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环境长大,孩子比较轻松,会有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对孩子要求太严格,孩子比较容易压抑。
4.永恒性。很多孩子厌学,恐学,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永恒性高的人不达目的不罢休。切忌过于重视结果。要注重孩子做事情的过程。
5.感为性。感为性高的人敢于冒险和挑战。感为性低的人不敢作。不够自信。竞争时会觉得自己步入别人,会失去很多机会。怯懦的个性。
6.敏感性和幻想性。低的人注重实际,注重理性。高的人富于幻想和冲动。如果孩子富于幻想可以学艺术。如果孩子不喜欢可以进行务实的东西如体育。
7.怀疑性。低的人很容易和别人合作,但容易轻信。对孩子讲的太多,孩子就很难信任别人,很难合作。
8.世故性。待人处事的智力。怎么人际交往,怎么处理事情。孩子思维简单,高的人比较精明。社会文化的学习,社交,要教会孩子处理一些家庭和人际的事情。
9.忧虑型和紧张性。高的人会自寻烦恼。如果家庭间父母不和,就会导致孩子的忧虑紧张,父母很宽容,亲切鼓励,容易发展乐观自信。尽量把夫妻的矛盾处理好,少挑剔,少批评;
10.实验性。是否容易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父母的影响很大,父母更开放,接触新东西。
11.独立性。不是天生的,是父母逐渐的培养她。自己处理很多事情,洗袜子,对事情的判断不是一定还要听父母的。
12.自律性。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冲动,调节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处理情绪的矛盾冲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