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美图休闲旅行旅游摄影原创单反瑞士户外少女峰gimmelwald佳能 |
分类: 行者无疆 |

(12b)
瑞士不大,一不小心就开出去了。
我们去少女峰。从琉森到因特拉肯(Interlaken)再向南,一个小时零十几分钟。在Lauterbrunnen搭乘通往欧洲最高火车站的火车,不想遇上暴风雪。
车票是一百五十多瑞朗往返。我强烈建议你住在Lauterbrunnen火车站旁的小旅馆里,然后第二天搭乘早班车,这样可以有些折扣,而且还可以避免山区下午天气可能转坏的状况。
火车爬行1.5个小时,穿越过一阵子的隧道,经过Eiger和Monch两座山峰就到达了美丽的少女峰。
山区的天气变换真的很快,山下还是艳阳蓝天,到了,就冰雪纷飞了。也算是一种人生体验吧,感受这与众不同的暴风雪。
少女峰观景台修特非常完美。有宽大的餐厅,尽管海拔还不是很高,大约3600米,但还是有人略感不适躺在了餐厅的地上,细一看都是印度的朋友。其实不只是躺着的,几乎整个观景台上都拥挤着印度人--我们赶上了个超大型印度旅行团,他们是包了一趟火车上的山--稍没留神,还以为自己个儿去的是印度呢。
这劲头有点儿像原来公司的每年一度的国外旅游奖励活动,有一年组织去的新西兰。800来口子人(公司大约4000人左右吧)穿着公司特意发的土黄色防寒服(4月份,新西兰正进入冬季)像蝗虫一样堆满了小小的奥克兰的大街小巷。国外的商场一般关门都较早,当地的居民也不怎么在外面闲逛。所以,一入夜,整个城里都是到处闲走的我们公司的人。他们占据了赌场和Show Girl,甚至有人已经替代了看门人的在门口卖起票来。不知道是不是谣传,据说当地报纸第二天刊登了一个消息:一批亚裔游客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
这会儿,印度的朋友正拉动着少女峰经济向新的一个高度腾飞呢!
少女峰还设有雪原台,从这里你可以走到真正的雪山上去,触摸千年不化的积雪。风吹得我们站不稳脚跟,眼睛已经完全被冰雪封住了视线,艰难前行,几近雪盲。
* 我站在呼啸的雪原台门口,艰难的拍下这张图片,那只手就是个印度朋友的。
但心情是惊奇愉快的!人们在暴风雪里欢呼、雀跃、象狼一样的大声嚎叫!
少女峰上还特别在原始的冰川下开凿出一个美丽的冰宫,着实是让你开了眼界。
从山上下来,开了车去那个最与世隔绝的地方--Gimmelwald村子。从Lauterbrunnen沿着峡谷再向南,十几分钟,开到最后一个停车场。
Gimmelwald村坐落在一处悬崖的上面。去这里有两种方式:一、坐缆车,从几乎垂直的角度把你带上世外桃源;二,徒步,沿着陡峭的山崖。
* 就是从这个陡直的山崖乘坐缆车上去,右上角就是缆车的架子,架子后面就是那个美丽的小山村
* 下面这个缆车是从Murren村到Gimmelwald村的,就没有那么陡峭。
我们坐了缆车。那种感觉真的很奇妙,尤其是下山的时候。缆车刷的一下从陡直的崖面飞了出去,人们会发出阵阵低呼。相信,在别处,你体会不到这样的新奇。
村子里有一家很好的B&B(Bed and Bread),还有上了星级的牛棚。想起有个朋友去稻城玩,没有地方住就住在藏区的牛棚里,半夜是在无法忍受,爬到了棚顶,看着星星过了一夜。
我们到的时候这里拥有四类人:农夫。开B&B的老板。美国游人。我们。老板说很少有中国人来,上次来了个Doctor带了一大堆的Paper。老板在那儿饶有兴致的说说到最后我也没特别听明白咋回事,就连这个Doctor带了一大堆Paper还是我想象着拼凑的。估计老板高估了我的英文,就用了说饶口令的语速跟我讲。其实,我啥也没听明白。
游人到这里通常都是来玩徒步的,除了我们,只是来这里看风景,尽管穿了很地道的鞋子。早餐碰上几个老美。一个是个小伙子,略显忧郁,不大爱说话,小麦色的皮肤,怎么看怎么象越狱里的人物。现在我都觉得他是为了躲避什么才来到了这个村子,姑娘?工作?或者是为了另一个DB Cooper的百万欧元?越狱看多了的后遗症。
另外的是一家子,帅气温雅的儿子和他儒雅的父母,真是幸福。他们问我们准备去哪里徒步?我们就随便指了指含糊了的回答了。怎么着,咱也得摆出徒步的架势呀。到这地界儿,仿佛不徒步多少有些不入流呢。
这里有个很好玩的规矩:不许穿鞋进入餐馆和旅馆。鞋一律要脱在门口准备好的空地上。因为来这里的人都是徒步而来,鞋子难免脏乱,就形成了这样的规矩。
吃过早饭,沿着美丽的山路,看着秀美的雪山向Murren走去。只有惬意!
* 有人自带了滑翔伞,从Murren村的空地上助跑,然后一跃进入山谷。美丽的身影在雪山中更显妖娆。
欧洲自驾游专辑:你在欧洲爱上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