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中国股市,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股市忠告语是“适当控制好仓位”;“适度把握好仓位”;“适当调整好仓位”.......本人没有想到,这等低级废话,尽然成为中国股市的警语,可笑之极在股市思想界实属罕见;低等之极尽然使说者与听者都没有发现惭愧;也因此产出超级笑话,产出本人必须的推理论证。
一,“控制好仓位”指的是每个投资人将股票与资金关系控制在一定比例上,而舆论界用此话劝导,那么,起码五点可笑结论:1,股评人士说“适度控制仓位”,证明该人士看不懂涨跌,就此,“适度控制仓位”属于搪塞性语句。而所有听者本来就不懂涨跌,本能的就在适度控制仓位中,证明评者“脱裤子放了一次屁”;2,股评人士如果说“适度减轻仓位”,那么证明该舆论者在暴露或暗示方向性,但却错误在提示行为性。理应讲明行情的道理,而不是提示“减轻仓位”的行为。在行情经辨证后,听者自然会考虑仓位比例,不过,此话容易犯错误,所以股评界习惯“控制仓位”说;3,死多往往满仓永远,因此,死多者控制的仓位是“一股不能少”,某天少了100股,明天9点半之前就要买回属自有的“控制仓位”定义,因此,舆论界的控制仓位对这样股民,没有理性意义,又是废话;4,死空往往空仓或轻仓,自以为自己已经属于控制好仓位了,就此,自以为舆论界的“控制仓位”就是自己理解的仓位比例,必然又是废话;5,半仓者听后,发现自己的“仓位控制”已经比舆论先杰作,......所有股民在股市的第一件事,就是认定自己的“仓位”在“控制”中,就此“控制仓位”属于废话,类似“高抛低吸”属同等废话;类似“买一只好股投资”都属同等废话。
二,“控制好仓位”通常指的是控制到部份仓位。本人便于解释,将控制仓位看成“半仓操作”,就此废话的性质更使人困惑了。假设手持半仓股票,某天,如果行情下跌了,那么,选择割肉行为,则空仓;选择加仓行为,则变成重仓或满仓,怎么理解“动态半仓”?就此,“控制仓位”的废话,严重束缚了股民的行为。此话的混沌性质比认识废话所造成的恶果更严重。
三,本人认为“控制仓位”只有一个“运动战”,两点“分析点”:在进攻中控制进攻性仓位;在防守中控制防守型仓位。1,在进攻中控制仓位。在1664后,在发现或认定的大盘节奏将展开涨势后,那么,在原有的仓位上得加重仓位,甚至可以满仓;在超短线中,见大盘或个股的节奏可能展开进攻,那么,“先加仓,后减仓”;“早盘加仓,尾盘减仓”属于控制长线到控制短线的进攻性仓位;2,在防守中控制防守型仓位。在6000点附近或者明确行情向下发展,那么,减轻仓位直至空仓都是防守型的控制仓位理解;在日线两阴后,或明确还有下跌走势中,那么“早盘先卖出,尾盘适当买回”,将行为的防守型操作定性为“控制防守型仓位”。
昨文明确在两阳后将会下调,那么今天早盘上攻在第三阳中,就此,理应防守型先减仓,再尾盘下跌中适度买回,如见行情还将继续下跌,那么,后一天的控制仓位思路仍然是“早盘以卖出重点,尾盘以买回重点”;就此达到在运动战中控制仓位的目的,这就是无论长线短线;早盘尾盘;两阴两阳......总体,“先加仓后减仓”属进攻性控制仓位;“先卖出再买进”属防守型控制仓位;“早盘买进尾盘卖出”属进攻性控制仓位;“早盘卖出尾盘买进”属防守型控制仓位。
今天面对大盘,必然是“防守型控制仓位”,由于大盘下跌节奏还没有结束,所以,明天继续属于防守型控制仓位,如果,大盘走势出现规规矩矩阴,那么明尾盘有望进入“进攻性控制仓位”的阶段,标准是见最高点下杀150点幅度以内,并相对今天阴量还缩小,那么,“逐步”“分批”进入“进攻性控制仓位”的阶段。
备注:由于此方面的“控制仓位”内容及其复杂,具有大盘与个股各异性控制仓位的道理,所以无法全面介绍,今后逐步提示。如果没有看懂本文,那么,起码看三遍。(来不及修改了,表示歉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