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捂灵”是谁?是600150,中国船舶;是07年10月11日该股价位300元时提倡的“要捂灵”;是08年10月17日该股价位在36.27元时怀疑的“要捂灵”,就此,本人认为有必要辨证整整横跨一年前后的150到底是不是“要捂灵”。
一,一年前如某股民持有1万股150,并且认定“要捂灵”,那么一年后身价从300万到30万;一年后的下周内如某股民买了1万股150,那么身价相当于一年前曾经拥有300万财富;
二,08年3月,150在“要捂灵”时股价滑到160元,券商研究员强烈看好150可“要捂灵”;招商证券,平安证券强烈推荐150要“要捂灵”;08年6月左右,“要捂灵”跌到百元左右,国泰证券,长江证券,中信证券,申银万国等券商强烈增持150并强调“要捂灵”.....下周起,老顾也开始强烈推荐150,也看好了“要捂灵”。
三,07年1月15日,150经短暂强势调整后展开了摧枯拉朽式的上攻行情,从28.6元经21天上涨后打到80元,期间7个明显涨停,5个类似涨停;期间出现第一个缺口在07年1月19日到1月23日之间;期间的1.19日最高价34.5元,过后“要捂灵”直冲300元见天价,直到“要捂灵”在上周五见收盘36.27元,离07年1月19的缺口仅相差1.77元,大约再跌5%左右就能全封缺口,而且150在07年1月19日前的走势中没有缺口,因此,老顾认定:150有理由在下周开始将真正的成为“要捂灵”。
四,150的30多元价位对股民中钱少胆大者而言,则持1万多元卖几百股,自己感到不太合适;对股民中胆小钱多者而言,会感觉还是高价,还没跌到位;对死空头而言,不会在大盘没有正常前考虑“要捂灵”;对追涨者而言,则150在趋势没有前不会“要捂灵”......因此,当前面对150的高价股的心理障碍远比面对510低价股强力,但是,恰恰在真行情中,往往不敢买的高价股却能势如破竹;恰恰是150在真“要捂灵”前就能大抄券商底的理由;恰恰是150的技术理解已经进入“要捂灵”阶段。
五,本人认为150就是“要捂灵”,关键在于大批券商都在百元以上就强烈增仓,那么“要捂灵”躲在30多元的低位处,一旦被神秘之手抬轿到60多元翻倍后,哈哈!大批套牢的主力还在高高的百元上头被套,这就是弱势反弹空间的起码理解,岂非现在的150不就是真的“要捂灵”吗?----抄社保重仓股深套的大底,抄QFII被严重深套股的大底,抄一切主力高位套牢股的大底,岂不是真正的中小散户能够“要捂灵”的灵魂吗?
六,大批主力被“要捂灵”深套后,其财务风险远大于中小散户自有资金的风险,因此,中小散后要是在下周读懂了“要捂灵”内的主力与中小散户间的风险关系,将无形中在督促主力自救“要捂灵”,主力能不救吗?如果主力券商们暂时不自救,那么中小散户持有无财务风险的“要捂灵”,还怕主力持有百元又财务风险的150吗?股市或个股的财务风险的大暴露是股市或个股主力必须在未来的机会中选择自救。历来如此,别无他路。
七,前底后头。08年7月11日后头周阳最高90.48元,切入到08年4月24日前底周阳最低88.8元,难道7月4日前底周阴最低68元或收盘72.75元,不可能成为后头行情的攻击目标了吗?难道当初300元时还鼓吹“要捂灵”,现在30多元了反而不能“要捂灵”了吗?是股民好笑理解,还是舆论好笑谬误?。余下的思路仅对150的操作手法和“要捂灵”的耐心提示。操作建议是逐步分批分期吸纳,越跌越买,不可一单重仓杀入;耐心是针对主力财务风险引起的煎熬必须自救的推理;是针对“要捂灵”自定介入位和获利目标位的信心、耐心和决心......下周起,150进入真正的“要捂灵”阶段,并不是立刻能“要赢灵”阶段。
老顾认定:150就是“要捂灵”;大批“要捂灵”的股票正在“不要捂灵”的舆论环境中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事实是大批“要捂灵”的股票正在偷偷的靠近你的腰包,或许你的腰包在未来还嫌太小----等着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