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也暴露了“范跑跑”们典型的可悲可叹,可恶可恨;如果说大地震前线无数感人事迹是人理学教科书,那么“范跑跑”的行为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教育意义;如果说“范跑跑”不是北大学生或不是中学教师,那么其教育深度可能较低,正因为高才生在低级行为后还似乎有理的强烈狡辩,那么就更具有广义的教科意义了。
一,“范跑跑”该不该第一跑?。此答辩要是对口一般人,那么跑在第一还可能受周围人夸奖,关键出在教师上,那么具有特定意义,具有对人品、人性以及智慧的综合理解。1,理论上教师表现出恐惧性大叫并本能大逃,这对学生具有行为上示范意义,也属合理;假如教师非常镇静的指挥学生先溜,事实上可能会误导学生以为老师不紧张,我们慌什么,就此会慢吞吞的开溜,因此教师恐惧性大叫大逃的实际示范效果,不一定会低于镇定性指挥效果,因此不能说教师大叫后大逃就一定不对;2,至于教师没有争先大逃,但恐惧的大呼学生快逃,那么表现在教师已经理解到自己处于极度危险状态中,但师德和人性不允许自己先开溜,那么证明该教师属绝对优秀,但事实上此时是多逃出一个好一个,在保证了学生都在抢逃后,教师顺势开溜则不存在一定不对;3,“范跑跑”却在地震后第一声轻呼了“镇静”,第二声则已经到了操场上,则表明该教师人品、师德以及理智都统统不到位。教师的广义理解是教员与师长的综合,教语文仅仅属于教员,而真正的教师是教学生做人品德、反应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教育,有时教师本人的人品也会潜移默化的被学生接受.....就此本人认为,一个教师如此综合低级到连条件反射性大叫一声都没有,可见范跑跑当时的极端人品已经超越了条件反射,世界上还有多少人在这样状况下连喊一声都会忘记呢?
二,“范跑跑”该不该在跑后还鼓吹跑理。1,没有想到北大学生“范跑跑”竟然不懂人理。战士在战场上不能逃跑,发现后则就地枪决,因为战士的神圣职责是保护百姓;母亲和孩子在危难中母亲不能开溜,否则会遭所有人的唾骂一辈子;父母官在灾难面前必须保护人民利益,否则立即撤职;教师与学生同处危难中必须以保护学生为天职------哪有跑后还有狡辩的资格;哪有战士逃了,还斗胆鼓吹逃;哪有母亲不管孩子的危险,还笑谈丢卒保车;哪有父母官还敢溜到避暑山庄大辩活得潇洒。岂非“范跑跑”人理都没有搞懂的还搞啥狡辩;2,没有想到北大学生“范跑跑”竟然不懂语理。“只有女儿有救的必要,连母亲都可以不管”。这样的表白竟然出自语文教师之口,其可悲可叹,可恶可恨的程度,简直无法用语文来概括......世上有许多没出口的语言被称为心知肚明,而不能广告天下;世上有许多正面理解无法反面表达;世上有多少激动场合只能少说多看;假如你去朋友家喝喜酒,怎么可以喊奔丧;假如酒席上的菜实在难吃,怎么可以大叫倒胃口;假如别人吃饭真香,怎可大呼粮食是大粪浇出来的;假如你对你母亲确实有意见,怎么可以在大庭广众中大呼不救......这世界怎么会创造出北大学生连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都搞不懂。就此建议“范跑跑”还是练练短跑,或许100米能跑9.7秒;或者建议到精神医院或神经医院去看看脑科。
“范跑跑”事件的重要教育意义在两点中:1,各类事物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辩证或理解,用感情或用理智作为出发点去辩证,结果不一定会相同,要是用感情和理智辩证后得出答案一致,那么事件的创造人要么智商问题,要么人品问题、要么神经问题。2,人是高级动物,其高级之处就是在不同环境,不同场合,不同条件中均要追求适当的语言和行为来对应,否则要么愚昧无知,要么别有用心。
总结到投资市场的意义。如果范跑跑跑到股市来,条件反射那么快,那么100米跑到死去活来;要是改变反射习惯而中长线,那么老早就被预制板压死了;要是不懂人理乱来,那么必被同行诱进了大套陷阱;要是不懂话理乱说母亲,那么母亲的周围人会让他的股票翻身吗?于是-----人的世界叫做人要厚道,股的世界也是好人有后福,一辈子做有利人民的人是世界的需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