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舆论界最大的忽悠就是---在熊像时期“要买好股,要捂住好股”;“投资建仓那些要有业绩支撑的好股”;“要防御性建仓质地优良的好股”等等等等,此乃天大的谬误加天大的误导在时间上空间上错觉!本人认为:1,大势已去的大盘决定大部分个股大势已去,少数个股坚强不是质地优良的结果,而是主力行为的结果;少数个股坚强不是判断的结果,而是幸运结果;少数个股的坚强不是可操作性的结果,而是忽悠大多数个股买套捂套和深套的结果.....;2,大势已去的大盘,少数个股虽然能够坚强,但是也在势中有切入价位的合理性和切入时间的合理性,不是什么时候都是能够防御的叫嚣;3,再好的股票在大势已去面前可能也已经性质转变成圈套而已,或者除本身圈套外,还可能变成忽悠别的个股上圈套当的解释;4,舆论界在这样的背景中疾呼可建仓绩优防御性好股,其实质就是舆论本身被圈套玩弄或者舆论本身有意无意的在玩弄圈套,就此必须认清以下三个方面。
一,好股坏股的认定是价格的成长不是价值的成长,因为价格的成长是股民利益的成长,价值的成长仅仅侧面上市公司的成长,并非股民利益必然的成长,将间接利益当直接利益来强调则属于偷换概念的范畴。
二,在熊像前公认的所谓好价值股会有更多人激情买进,所谓避险,所谓防守型投资策略,于是正好帮助主力成功出货,并就此促使主力顺势打压;反之,公认的毫无价值股少有买进盘造成主力无法出货,于是反而还能在高位徘徊,此现象被用来反证绩优好股的被套性在更合理中。最近舆论界高呼切入防守型战略的品种,实际是宏观买套、捂套和深套战略,值得深思!
三,百元股票的产生实际是明确价格百元的性质,但是市场刻意将百元价格战略解释成百元价值的体现,于是对像于百元战略性决策的背后是以所谓价值为中心的理解,而不是价格为中心的思考,就此深套后还以百元目标来幻想,没有深思过去产出百元股价就是为未来创造大套而预先的洗脑工程。说白了就是看到自己手中个股的价值远超过某股百元价格,就此认定自己的个股未来也必将站上百元价格,结果幻想未来价格和目前实际价格本身已经埋下被大套的隐患,帮凶就是所谓的价值误导。结果造一个价位给你看或者抬高思想价位让你早点钻进去被大套实际本身就是主力的战略方针早就实施在以百元为中心的忽悠中,因此过去实现的百元是主力为了以后套思想百元的战略目标,并且在这样的思想误导下产出一系列的类似过早的补仓行为均是主力战略性胜利的延续,并且呼吁所谓参与防御性战略品种也是主力刻意摧毁性品种的对应。就此过去的百元战略,就是未来大套战略......如果用数字解释那么就很容易理解,95末长虹7元没有百元思想,到了97年见66元左右,为什么此时高喊100元以上,结果是历史加思想来验证;本次05年末到处2.3元的股票,到了07年中见到一小批百元以上的股票,一大批百元以内的股票,于是一小批为一大批创造了杀头都不买的号召,这是否主力宏观大套战略的预谋。
综上所述让我们来深思两只百元个股思想。600150中国船舶。见07年2月6日第八个涨停到73.18元,收在69.71元,终结在07年10月11日见300元价格(前复权价),舆论哗然出中国第一牛股,同时实际暗中思想质变,质变在所谓的要股市来一次重新估值;600627上电股份。见07年9月12日第九个涨停收盘66.18元,9月13日还能出第10个涨停开盘,过后在10月18日出91.83元经16天后的上周五出65.5元最低,跌去26元近30%跌幅。以上两股的各自和相比产出不知多少思想内涵:1,船舶有自己独立走势思想;上电有自己独立的思想;2,船舶有影响整个股市的思想;上电实际也在跟随船舶中忽悠别的个股思想;3,船舶8个涨停到69.71元,最后300元,其间关键是势力出69.71到对像300,请参考519茅台是否同样的势与力;4,船舶见300元是业绩造出价格,还是为了忽悠别的业绩个股敢超或者赶超百元;5,船舶69.71元前的这段涨像是否与600627上电9月12日出66.18元前的涨像完全一样,内涵完全可以理解为上电正在敢超和赶超,但是终极91.83元;6,要是当初9月中旬查到上电图像与船舶一致,那么大胆买进后却能近50%的收益在现实中;要是被百元或者船舶价格诱惑,那么收益泡汤的下场;要是时间在10月18日左右才查到与船舶图像一致,那么显然上当的下场比前者更惨;......。于是让我们深思这样几个问题:1,是不是所有的所谓自说自话的好股均没有627上电走势那样更没法跟150船舶相比,更没有百元以上资格,那么还有什么好股可以被舆论误导成未来百元以上?2,如果船舶实际见300元,那么是否同图形的上电10月18日91.83元也应该是建仓良机?3,如果见船舶300元,那么上电上周五的收盘见65.82是否属于好股防御性的建仓范围?本人不说不是也不说是,船舶和上电两者图形自己去比比;4,上电91.83元经16天跌到65.82元,是否就是好股也要想到切入的时间和价位,不能不考虑“势”的因素而随时乱呼防御性建仓。
本文最重要的观点在于-----舆论指导的合理性不是听出来的,而是自己认真细致地想出来的,并且,根本在股理辨证细节的贯通中,不是在人性盲目顽强的抵抗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