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铁说红楼553:严绳孙康熙壬午正月十四去世与“壬午除夕书未成”等的解释

(2013-12-24 08:22:09)
标签:

铁说红楼

严绳孙

秦松龄

陆楣

铁说红楼553:严绳孙康熙壬午正月十四去世与“壬午除夕书未成”的解释

 



http://s9/middle/001kV1uigy6FeGh3ypa58&690

http://s7/middle/001kV1uigy6FeGh5f1Q56&690


 

 

胡适应该是第一个指认<红楼梦>的作者去世于壬午除夕的人胡适藏有甲戌本(他自己命名),胡适1928年《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中指证的壬午除夕是指定“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当西历一七六三年二月十二日”。 也就是说他所说的除夕是指壬午年的最后一天。这与铁说所考证的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严绳孙的去世日期相差六十年加三百五十一天

 

首先让我们回顾抄本上的这条关键评批: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待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惟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于九泉矣。甲午八月泪笔。】

 

【此是第一首标题诗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常哭芹泪亦尽每思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赖头和尚何怅怅今而后愿造化主再出一脂一芹是书有幸余二人亦大快遂的于九原矣甲申八月泪笔】

 

据今所知,此批共出现在三个不同手抄版本中: 靖藏本: 一脂一芹, 甲申八月; 上博藏本: 一芹一脂, 甲午八月; 还有乾隆庚寅本(天津王超藏本)。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用“上博藏本”替代胡适原命名“甲戌本”。 胡适原命名“甲戌本” 实意指乾隆甲戌本(1754)。这是错误的,这儿的甲戌应为康熙甲戌(1694)。但抄本中有甲午(1714)纪年眉批一次,又有丁亥(1707)侧批一次,更有可考为壬午(1702)批多次。且此本体例划一,故我们称它为“上博藏本”,完成抄录于康熙甲午八月。它是因康熙甲午(1714)畸笏秦松龄去世抄岀。我们不妨称该批为“能解者批” 或“壬午除夕批” 或“康熙甲午(甲申)八月批”。 以下为其它几有关批的图片:


http://s10/middle/001kV1uigy6FeGh7bp7d9&690


【上博藏本侧批01104:若从头逐个写去,成何文字?《石头记》得力处在此。丁亥春。】

 http://s16/middle/001kV1uigy6FeGham1V4f&690

【上博藏本眉批16134:偏于极热闹处写出大不得意之文,却无丝毫牵强,且有许多令人笑不了、哭不了、叹不了、悔不了,唯以大白酬我作者。】庚辰本亦有此批并有纪年署名【壬午季春。畸笏。】

http://s4/middle/001kV1uigy6FeGl9WFBc3&690  

【上博藏本眉批28080:若真有一事,则不成《石头记》文字矣。作者的三昧在兹,批书人得书中三昧亦在兹。】庚辰本亦有此批并有纪年【壬午孟夏】。上述两批两两併立可证明批者不可能是晚近代人所为。因为晚近代人已无法同时接触流传在外,天各一方的抄本。而且认为壬午批在丁亥被再抄于上博藏本为同一人所为(畸笏)是有足夠根据的。这条评批之所以重要,不仅仅因为有“壬午除夕” 还因为有“甲申八月” 和“甲午八月”。 它们都有特定意义,以下将一一剖析。

(康熙)甲午(1714)八月

这个标记历来未被重视。康熙甲午八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标记。畸笏秦松龄去世于康熙甲午五月。八月批以及上博藏本正是为此而抄出。关于秦松龄去世于康熙甲午(1714)年,铁说三年前就指出。但具体月份因无确定资料而让铁说困惑了三年,直到今年三月在无锡图书馆查阅秦氏族谱才最后证实。因为假若畸笏秦松龄去世于康熙甲午八月以后的任何时刻,则是对铁说硏究的毁灭性否定。查遍《疑年录》资料仅能得知秦松龄享年78岁,为1714年去世(先生生于公元1637年)。陆楣所著《秦对岩先生传》云“闻先生卒时,方浴罢,举手摩顶,怡然一笑,披衣及榻而瞑。脩然来去之际,一生学力,於此可见矣”。 今年三月铁说红楼回国访问,去无锡图书馆查阅《秦氏族谱》,得到最可靠资料:

第十四世

松龄

字留仙,号對巌。邑庠生。中顺治甲午郷試。乙未登史大成榜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丁酉授檢討。尋以逋糧案罷歸。甲寅以賢能薦湖廣軍前効用。戊午以博學鴻儒薦。召試一等。還原官,纂修明史。辛酉充日講官起居注,江西鄉試正考官,陞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甲子陞左春坊,左諭徳。充順天鄉試正考官。舉郷飲賓。以子道然贈奉直大夫。以孫蕙田赠光祿大夫,刑部右侍郎加二級。晋光祿大天,經筵講官刑部尚書兼理樂部大臣加一級。生崇禎丁丑六月十九。卒康熙甲午五月初一。壽七十八。著有毛詩日箋一统志蒼峴山人詩文集明史擬稿。崇祀鄉賢祠,惠山尊賢祠,配享雙孝祠。配吴氏,副貢生以馭女,贈宜人。晉一品夫人。生崇禎庚辰正月初三,卒順治辛丑六月初一。繼華氏弘文院侍讀亦祥女,贈宜人,晉一品夫人。生順治丙戌三月十一,卒康熙辛酉八月廾七。子道然、實然、祖然、易然、明然、壽然。道然吴岀。實然、祖然、易然、明然、壽然側费岀。費以孫蕙田贈一品夫人。實然嗣松岱。後女二適封兵部主事王世善。吳岀適諸曰苞,側岀,葬南塘。

因我们认为所有抄本的抄出及纪年评批的纪年都与特定历史事件有关。如壬午批由于脂砚去世所批,立松轩批120本为代笔陆楣为主人秦松龄七十大寿而续,此处甲午八月抄本亦当在秦松龄去世后当年抄岀。《秦氏族谱》明确记载秦松龄“卒康熙甲午五月初一,壽七十八” 证实了铁说论断。以上为铁说考证评批年代的一段往事。

《红楼梦》正文中的四个标定年代

可以这样说,除了《红楼梦》正文中的四个标定年代:

1130冬至那一年是公元1631年为秦可卿的本事吴兆骞的生年;

426芒种那一年是公元1649年为紫鹃的本事陆楣(也是立松轩)的生年;

427芒种那一年是公元1687年为严绳孙在端州再見挚友容若小象(王熙凤的本事)的那一年;

1218立春那一年是公元1692年为元春薨年对应元春本事朱彝尊第二次被罢官以外,所有评批中的纪年都有一定的含义而非无缘无故。它们都隐指有关书中本事及当时的重大事件。以下铁说先简述一下评批的纪年。

《红楼梦》手抄本有十多个,铁说建有评批资料库,存批五千余条(因已归併的关系)。其中如列藏本有批二百余,梦覚主人序本有批三百余,己卯本有批七百余,庚辰本有批二千三百余条,上博藏本有批约一千六百条,立松轩批本有批一千三百余条,梦稿本有批少于百条,靖藏本仅抄得百五十条,若加上戚序本上的批,全部在八千余条左右。八千批中有纪年批一百一十条。除了“乾隆21年五月对清批”以帝号纪年外,均为甲子纪年。甲子纪年是週期性的。由资料预处理,此批“乾隆21年五月对清批”当为例外批(Outlier),不可混入一起转換。甲子纪年批有畸笏壬午、畸笏丁亥两个主要批次。另有绮园批十余条,脂砚斋批可分第一批次主要为已卯本双行夾批,庚辰本中的第二批次脂砚已卯批。又有梦觉主人序本批一批次,列藏本批一批次,立松轩批本中扣除与已卯本相似部分后的独立批。壬午批是在壬午(1702)正月十四日严绳孙去世后畸笏用九个月批出。即此九个月批是在脂砚去世后批出。丁亥“余批重出” 给岀更多隐意实因公元1706畸笏秦松龄七十大寿,如立松轩陆楣诗中所云,以秦松龄代笔身份用四年重批重续成体例划一的一百二十回本,为秦代笔。然而秦发现【凤姐点戏,脂砚执笔事,今知者寥寥矣,不怨夫?】【前批“知者寥寥”,今丁亥夏只剩朽物一枚,宁不悲乎!】故又用六个月在庚辰本和重抄的二阅评本上加批。重抄的二阅评本是第二个体例划一的版本。甲午五月秦松龄去了大观园,百日后抄出上博藏本。而由于宫廷内斗,雍正上台,因秦松龄子道然为九皇子伴读与管家,无锡寄暢园被充公,秦道然被投入大牢十四年,所有严绳孙父子、门生及秦松龄啟蒙師的别集均遭禁毁。历史线索中断。秦松龄顺治年间作品早已毁失,《蒼岘山人集》未岀,陆楣《铁庄文集》也被隐藏民间二百余年。雍正二年(甲辰),只有两三百评批的八十回本梦觉主人序本抄岀,当为三人曹雪芹中最后一人陆楣去大观园。

康熙壬午(1702)除夕

胡适藏有甲戌本(他自己命名),他是第一人认为脂砚雪芹壬午除夕去世。胡适1928年《考证<<span lang="ZH-CN">红楼梦>的新材料》中指证为“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当西历一七六三年二月十二日”。 也就是说他所说的除夕是指壬午年的最后一天。这与铁说所考证的红楼梦的真正作者严绳孙的去世日期相差六十年加三百五十一天。而铁说依据的更多資料有:

朱彜尊《承德郎日讲官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严君墓志铭》云“君年六十有一返里,居以康熙四十一年正月卒,享年八十”。 又陆楣《严中允传》有“年八十卒,君有墓田在西洋溪之上,溪有桥曰藕蕩”。 《疑年录》资料多得自朱彜尊《严君墓志铭》为1702年。综合这些资料,铁说提出所说壬午除夕应为壬午年的第一日,与前一个除夕有連接的日子。如此给出了误差十四日的结果。由铁庄陆楣云川阁集序》和朱彝尊承德郎日讲官起居注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编修严君墓志铭》提供的信息是真确信息。但由《红楼梦》评批畸笏的信息有可能因评批者为避恢恢文网而模糊。也就是说我们上述论证的“脂砚荪友严绳孙去世于辛巳除夕壬午元日之晨” 是含有误差的结果。但是它却是在缺少关键资料基础上的最佳近似。当时因无法找到严绳孙门生浙江巡抚张泰交的别集《受祜堂集》,铁说硏究几乎停顿。铁说并在网上发表请求邦助的信息。因张泰交的别集《受祜堂集》被乾隆年代定为禁毁,整个清代两百余年无人敢言。后铁说从多种渠道发现张泰交别集《受祜堂集》在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五十三集中,下载将張泰交1704年《藕漁嚴先生墓表》数字化并存入资料库。“康熙壬午正月十四日,于假翰林院编修無錫藕漁先生卒於里第”, 铁说终于得到了关于严绳孙生卒年代的精确信息。如此我们至少可以理解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可以证实所有壬午批为严绳孙去世后所批。而不是象胡适所云,预先批九个月后,再过三个月雪芹去世。(这是不合情理的)。第二,壬午当年,因避文网,畸笏并未在批中透露严绳孙去世的消息。但从以下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秦松龄心中的悲痛。【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第三,芹脂去世的消息首次批露于靖藏本,纪年为甲申(1704)八月。这是考证严绳孙去世日期的又一往事。

如此“壬午除夕” 实有避文网的用心,就与在壬午纪年批中我们并未得知脂砚去世的信息。此处除夕可理解为“大年三十”。 因壬午正月十四日严去世后,秦陆可能鉴于当时只抄出八十回未完的状况,试图抄齐九十九回,并体例划一。但经过从“壬午季春”、“壬午春”、“壬午孟夏”、“壬午夏”、“壬午重阳” 到“壬午九月” 评批一千余条(仅是现在所見的十六回,更多已散失)后,才发现年内无法完成。又“因索书甚迫”, 只得如此而已,一年也未完成的叹息。但九个月的連续评批透露了壬午年的重大突发事件---脂砚雪芹去世。

康熙甲申(1704)八月

“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的信息首次披露是在康熙甲申(1704)八月在靖藏本中。感谢前辈学人毛国瑶为红学的貢献。甲申年,严绳孙去世两年,距畸笏七十大寿还有两年。作为秦府西堂、秦松龄严绳孙挚友,忘年之交的古文学家陆楣正为续作而努力。有礼斋嵇曾筠为高隐秦松龄陆楣绘制了瓷板画。其中第八十七回惜春与妙玉下棋的情节被绘制成瓷板画保存至今。红楼梦一百二十回中后四十回有二十一回为陆楣续作。这第八十六至八十八回三回是陆楣续作的一部分。《感秋声抚琴悲往事,坐禅寂走火入邪魔》所隐真事为公元一六九九年己卯顺天榜乡试寃案,妙玉的本事姜宸英因为副主考监中自杀。此回先写惜春与妙玉下棋接写妙玉走火入魔。同年,严绳孙的门生浙江巡抚張秦交为作《藕漁嚴先生墓表》。它记录了又一条关键信息:嚴先生墓甲申年四月安厝于萧家湾新圲。浙江巡抚張秦交为作《藕漁嚴先生墓表》的甲申年与靖藏本的纪年“能解者批” 中的“甲午八月”纪年一致。互校为真。靖藏本是真有其事。而畸笏“甲申能解者批”正是嚴先生墓甲申年四月迁葬的记录。更有意思的是墓志的最后一句,云“後當有考古论世採人物而续史者得以览焉。”实因“今於甲申四月安厝於萧家湾新圲” 以及袭人的本事尤侗、邢岫烟的本事高士其于当年去了大观园。谁也不会想到这段尘封三百年的历史自雍正乾隆年代已属禁毁。感谢四库禁毁书丛刊编委会的专家学者们,在上个世纪的最后十年完成了这份泽被后人的巨作。

 

康熙戊子(1708)孟夏

最后再说一批:

孙策以天下为三分,众才一旅,项籍用江东之子弟,人惟八千,遂乃**裂山河,宰割天*下,岂有百万义师一朝卷申英夷斩伐如草木焉?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头会箕敛者合从缔交,锄耰棘荆者因利乘便,将非江表王气终于三百年乎。是知并吞六合不免轵道之灾。混一车书无救平阳之祸。呜呼,山岳崩颓,既履危*亡之运;春秋迭*代,不免去故之悲。天意*人事,可以凄枪伤心者矣。大族之败,必不致如此之速。特以子孙不肖招接*匪类,不知创业之艰难,当知瞬息荣华暂时欢乐无异于烈火烹油,鲜花著锦,岂得久乎?戊子孟夏读虞子山文集因将数语系此后世子孙其毋慢忽之(书眉墨笔书写)

此批实为畸笏对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戊子)废**子事件的一段感叹。

康熙十四年,康熙二十岁时就考虑到立储是关系清朝统治是否能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儒家立嫡立长的传统,他选中了刚刚一岁的胤礽为皇太子。但事与愿违,皇太子并不如康熙之愿。查《仁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康熙四十七年戊子九月,有如下记载,曰

 

上召诸王、大臣、侍卫、文武官员等、齐集行宫前。命皇太子允礽跪。上垂涕、谕曰、朕承太祖太宗世祖弘业、四十八年于兹。兢兢业业轸恤臣工惠养百姓。惟以治安天下为务。今观允礽不法祖*。不遵朕训。惟肆恶**众、暴戾** 难出诸口。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僇辱在廷诸王贝勒、大臣、官员、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朕思国惟一主。允礽何得将诸 王、贝勒、大臣、官员、任意凌虐、恣行捶挞耶。如平郡王讷尔素、贝勒、海善、公普、奇俱被伊殴打。大臣官员、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朕深悉此情。因诸臣有 言及伊之行事者、伊即讐视其人横加鞭笞。故朕未将伊之行事、一询及于诸臣。朕巡幸陕西、江南、浙江等处。或驻庐舍、或御舟航。未尝跬步妄出。未尝一事扰 民。乃允礽同伊属下人等、恣行乖戾。无所不至、令朕赧于启齿。又遣使邀截外藩入贡之人、将进御马匹、任意攘取以至蒙古俱不心服。种种恶端、不可枚举。朕尚 冀其悔过自新、故隐忍优容至于今日。又朕知允礽赋性奢侈。著伊乳母之父凌普、为内务府总管、俾伊便于取用。孰意凌普更为贪婪、致使包衣下人、无不怨恨。朕 自允礽幼时、谆谆教训。凡所用物、皆系庶民脂膏、应从节俭。乃不遵朕言、穷奢极欲、逞其凶恶、今更滋甚。有将朕诸子不遗噍类之势。十八阿哥患病众皆以朕年 高无不为朕忧虑。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因朕加责让伊反忿然发怒。更可异者伊每夜逼近布城裂缝向内窃视。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 死。今允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令朕未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似此之人岂可付以祖宗弘*业。且允礽生而克母。此等之人、古称不孝。朕即 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允礽所用、一切远过于朕、伊犹以为不足。恣取国帑、干预政* 必致败坏我国家、戕贼我万民而后已。若以此不孝不仁之人为君、其如祖业何。谕毕。上复痛哭仆地。诸大臣扶起。上又谕曰、太祖太宗世祖之缔造勤劳、与朕治平 之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俟回京昭告于天地、宗庙、将允礽废斥。朕前命直郡王允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允禔为皇太子之意。允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 子。其允礽党羽、凡系畏威附合者皆从宽不究外。将索额图之子格尔芬、阿尔吉善暨二格、苏尔特哈什太萨尔邦阿、俱立行正法。杜默臣、阿进泰、苏赫陈倪雅汉、 著充发盛京。此事关系天下万民、甚属紧要。乘朕身体康健、定此大事。著将允礽即行拘执。尔诸王大臣官员兵民等、以允礽所行之事、为虚为实、可各秉公陈奏。 众皆叩首流涕。奏曰、皇上所见、至圣至明。谕上日所言皇太子诸事、一一皆确实。臣等实无异辞可以陈奏。

畸笏在辛卯(公元一七一一年,康熙五十年)又有一批如下:

【靖本眉批102:应了这话由好批书人焉能不心伤狱庙相逢之日始知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实伏线于千里哀哉伤哉此后文字不忍卒读辛卯冬日】(书眉墨笔书写)

原来,康熙四十七年废太子后仅半年,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又复立太子。而这个批者畸笏就是康熙二十年(辛酉,公元一六八一年)四十五岁充日讲官起居注,升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修撰;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公元一六八四年)四十八岁升左春坊左諭德,时时伴隨康熙帝身边的对岩秦松龄。

以上回答了红楼梦抄本和评批中关于纪年的众多问题,以及铁说红楼三年中在核对关键纪年问题上反复查实的态度。一句忠告就是:网络资料信息含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千万谨慎运用。


http://s8/middle/001kV1uigy6FeGlbDgP67&690

http://s16/middle/001kV1uigy6FeGldCuHaf&690

http://s3/middle/001kV1uigy6FeGR53ZEe2&690

http://s9/middle/001kV1uigy6FeGR6POMf8&690


祝网友圣诞快乐,新年好。

附录一。妙玉的本事姜宸英己卯顺天乡试被誣

附录二。礼斋嵇曾筠甲申瓷板画

附录三。雍正年代对无锡寄暢园秦府的迫害

附录四。当年秦松龄子秦道然供词

附录五。礼斋嵇曾筠与严绳孙世交的证据

附录六。礼斋嵇曾筠与秦松龄世交的证据

附录七。礼斋嵇曾筠与陆楣世交的证据

附录八。乾隆皇帝为无锡寄暢园秦府平反的证据

附录九。雍正后文人对红楼梦历史知者寥寥的证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