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为人父母 |
分类: 育儿心得 |
上周在电视上看了一个心理访谈节目,一个被父母照顾的很好的80后男孩,在结婚生子后陷入极大的心理危机,面对自己的孩子,面对这个分走他太太和母亲过多关注的孩子,他无法自我平衡,最终走上电视寻求解脱。在节目中,专家评论他只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在母亲极度的呵护中长成,一直不能正视自己的成长,属于一个心理极不健全的人,心理年龄也就停留在童年状态。又由此想到一个朋友的父亲。
那个父亲历经生活坎坷才做到事业小有所成。成长的艰难和工作上的挫折,使这个父亲自卑又自负。在外唯唯诺诺,在家里唯我独尊。不能容忍家里有男人气息的存在,不许儿子外出,不许儿子交朋友、不许儿子有主见,更不许儿子有自己的心灵空间,只要儿子脸上一露出微笑就会上去痛打儿子,无论儿子作得对不与不对只要自己性起就去爆打儿子。结果这个品学兼优的儿子在某名牌大学读书时精神发病,那个父亲抱憾终身。
《中庸》里有句话,意思是“哪有妇人未曾出嫁就学会如何带孩子的?”养育孩子,不仅仅是父亲母亲单方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父亲母亲双方共同的爱和努力。好的父母是学出来的,好的孩子是教出来的。那么我们现在这些已经为人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人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如何照顾孩子、如何教育孩子。我们日常对待孩子的方法,有没有偏颇之处?是否存在成长的伤痕并曾把它强加给孩子。
为人父母,首要要确定自己的心智是否健全,之后要做到真心爱孩子、尊重孩子,并能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其自然成长。为人父母的责任,就是在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基础上,从生活上照顾好孩子,并从精神上扶持好孩子。父母自身文化教育水平有高低并不能决定孩子的幸福,孩子的幸福取决于父母育儿的心态和方法。
李跃儿在她《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一书中所说的天下的父母分三种:一种是有责任心懂教育的,孩子大都能成才,第二种是没有责任心也不懂教育,这样孩子也可能成才,第三种是责任心极强却不懂教育的,孩子就可能毁在这样的父母手中。
亲爱的博友们,自己心里评一评,我们属于哪一种父母,千不该万不该去当那第三种父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