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沉默的大学是民族的悲哀

(2010-10-21 13:30:41)
标签:

河北大学车祸

爸爸李刚

杂谈

分类: 时事乱弹

沉默的大学是民族的悲哀

 

河北大学车祸案,以肇事人“我的爸爸是李刚”的狂妄叫嚣,而迅速闻名天下。与狂妄叫嚣的权力叫嚣形成对比的是河北大学的出奇的沉默。作为死者、伤者的学校,校方不但没有显示出对于死者、伤者应有的关怀,反而要求在校学生对于事件保持沉默,否则就要“校法伺候”[i]于是,河北大学面对自己学生遭遇陷入了“集体的沉默”。

集体的沉默,也是令人心冷的沉默,齿冷的沉默。

心冷的是最年轻的心也失去了青春的激情,齿冷的是这样的大学不配称之为大学。

年轻一代是一个社会的希望,而作为年轻一代之中的大学生,有代表着年轻一代人中的精英力量。他们不仅是是知识的代表,还是社会良知的代表,肩扛着天下兴亡的责任。现代历史的第一页激情洋溢的篇章就是他们用热血和社会责任感所揭开的。那一日成了青年人的节日—“五四”。然而,今天呢,我们的青年人呢。面对着“同袍”的死伤,也竟保持了沉默,心痛的沉默。

沉默的大学背后,是权力的专横。当教育的领导者挥舞着处分大棒,喝令学子们“封口”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大学彻彻底底就是一个衙门了。大学是孕育自由精神的摇篮,而衙门里出来的肯定是奴才。

然而成为衙门的何止是河北大学一家,不是有某某挂靠的知名大学的某某学院,连大学生背不背书也要规定纪律处罚,甚至还要规定必须唱某类歌曲了吗?没有依法治校的精神,没有自由宽容的胸怀,领导的一个突发奇想就成了大学特色性制度,动不动就挥舞处罚的大棒。这哪里教育家的治理的学校,分明是官僚驰骋权威的舞台。这样的大学哪里能培养出来具有自由精神的创造人才,哪里能培养出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心胸的义士?也无怪乎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又创新高,看我们的大学培养了多少“科举人才”!

记得似乎哪位哲人说过,大学不是因为有了大的建筑,而是因为有了大师。我的观点是,大学不是因为有了大师,而是因为有了自由的思想,有了蓬勃的朝气。有朝气的青年所学习的大学是民族的希望,沉默的大学是民族的悲哀!

 

 



[i] 2010年10月21日 广州日报报道有河北大学的学生私底下告诉著名记者王克勤:“现在学校不让我们说这件事情,所以目击者很难找。因为他们一旦向记者透漏什么事情,学校知道后肯定会对说的学生做出处分的,谁都会害怕,所以学校里的目击者都只能什么也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