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骑追云去如烟,红妆持钺舞铿然。
人间何故无凭准,蓍草灼龟只问天!
(二)
不信世间情谊疏,联翩水袖泪潸然。
人殉茫茫无从问,无语冥冥除却天。
《妇好》是2025年豫剧名家吴素真的力推大戏,倾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全团优势兵力打造的一部大戏。从4月16日起在郑州大剧院连续四天首演,1.0版迅速火爆。之后很快推开巡回演出,目标直指今年的文华奖。虽然最终因为某些因素未能入围,但毫不影响此剧持续的加工提升,2.0、3.0不断推出,在演出中磨合改进,而剧中的“逐风马”“梓国风光”“我爱我家乡”等唱段也随之成为大家喜闻乐道的唱段,很多网友戏迷都开始传唱。而剧中除了吴素真饰演的妇好备受好评外,吕军帅饰演的商王子昭、郭晓鹏饰演的追云马,宋长源饰演的逐风马,郭青峰饰演的大巫,孙洋饰演的小巫都备受好评,成为一个满堂彩的各个角色都找到了发光点的好剧目。
我们先看下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对《妇好》的推介词:
牛角呜呜,鞉鼓声声,大巫若即若离、时远时近,幽幽吟唱着神灵的意旨,一个距今已逾三千年的时代在浓雾中缓缓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战争的烟尘席卷着祭祀的歌吟,与这个时代紧紧裹挟在一起。成群的人同猪羊一起,被挥舞的法杖络绎不绝地指引向“天国”。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字——“人牲”……
突然,霹雳炸响,一道电光划破了晚商幽暗的天空,伴着如同倾泻了半条黄河的哭声,有人醒来了……
旌旗滚滚,黄沙漫漫。马蹄声愈来愈紧,愈来愈近,他们向着死,也向着生奔赴而来……
她,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妇好!
本剧以考古实物确证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女政治家妇好为原型,依托安阳殷墟妇好墓的考古成果(妇好鸮尊、玉凤、马车、大铜钺等),通过王朝变迁和曲折的人物命运故事,塑造了一位文韬武略、仁慈勇武、可亲可感的上古奇女子形象。
该剧以商文明中远古遗留的鬼神崇拜和人祭制度为切入口,以殷商晚期宫廷变革和文明演进的激烈冲突为背景,以妇好与其夫商王子昭、其兄侯皋之间生死跌宕的爱情、亲情故事为线索,演绎出了一段波澜壮阔、动人心魄的王朝兴衰、文明演进的命运史诗。
本剧对中华上古史中人性的觉醒、王权对神权(人祭与鬼神迷信)的冲突超越,给予了令人信服的戏剧表达。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古典人本主义的宝贵萌芽在剧中得以呈现,商周之变和孔子儒家“仁”文化的先声亦由此展开。
是不是感觉猎猎风来,有一种肃杀又有一种黎明将启的感觉?我看的是吴素真的3.0版本,对于改扮与前两版的区别并不太了解,但整台戏给我的感觉确实非常的紧凑舒服,整团的表现都非常到位。出场的“梓国风光”跳脱,富有青春活力,展现了少女时代妇好的明快清纯,而与之匹配的马车战队相当抓人眼球。我比较欣赏此剧中的对唱,与子昭的定情,与哥哥的久别重逢,对唱非常舒服,更有助于抒情。而剧中最大的惊喜有两个,一个是吴素真的长水袖和马鞭长红绸,让舞台多了几份诗意和抒情,甩出去的水袖或红绸,有时如同传统中国画的大写意,唰的一下子出去了,留下来的就是观众心中的无穷的想象。另一个是追云和逐风两匹马的表现,太飒了。这是郭晓鹏塑造的最棒的武生形象了,虽然之前比如杨宗保、郑定远等形象,但总没有这个马来的舒服流畅。也有小小的遗憾,吴素真有英气,但她的武功应该还是弱项,最后一场的托举有点不干净,女将军的感觉没有出来。王顺的唱很现代,有点与整个戏不融洽,要再往传统上靠一靠,可能会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