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立品大师百年诞辰活动终于有动静了

(2021-09-02 09:14:08)
标签:

阎立品

陈素真

秦雪梅

西厢记

李树建

分类: 【戏韵春秋】
阎立品大师百年诞辰活动终于有动静了
   “盼星星,盼月亮,把俺累坏。”这是豫剧大师王素君老先生在《西厢记》中张君瑞的一句唱词,用在盼望阎立品大师的百年诞辰活动的心情是再恰当不过了。
   盼望,失望,再盼望,再失望……就是这样的魔道,因为疫情和灾情的缘故,这场纪念活动也一拖再拖,从年初大师诞辰日到清明节,再到大师祭日,所有的阎粉都在等待着,呼之欲出而又欲盖弥彰,各种揣测,各种谩骂。其实可以理解,一方面官方迫于灾情和疫情,这种大型活动肯定是尽量推迟到适合、安全的时间段;而戏迷一方呢,鉴于前两年陈素真大师百年诞辰的盛况,大家都满心期待着这次的阎大师百年活动,因为爱所以期待。
   昨天终于看到了省二团的近期计划,其中有一台大师纪念活动,还有一出阎派大戏《秦雪梅》胡复排及剧本研讨会。兴奋,真的,终于看到了进展。但同时也有些恍惚,剧本研讨会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这台《秦雪梅》又是动手术的新编吗?像二团为田敏排得那样,那服装真得不敢沟通,好端端地一个传统戏被包装得怪里怪气。但是话说回来,这个戏“观文”一折中的商郎的举动的确不够儒雅,怎么那么随便的就拿着笔墨纸砚当起了花堂之上的蜡烛檀香了呢?显得过于轻薄。但是我不太建议对阎大师的唱腔动刀动枪,还有别再搞什么越扮、影视扮了,传统的包大头挺好看的。
    同时,开始畅想,二团这次由谁来担任秦雪梅呢,田敏之后二团再也没演过阎派大戏了。李向锋和张亚鸽都是二团这两年冒出来的阎派新秀,李是从洛阳引入的,师从豫剧名家阎派高徒赵晓梅,进二团之前已经很有名气了,而且《秦雪梅》也演出过。张刚从中戏毕业,去年新拜了阎派大弟子张梅贞为师,之前在二团是跟着柏青学艺的。这两人在李树建新排大戏《义薄云天》中分饰演二位夫人,备受关注。如果不出以外的话,这次应该也是这二位来饰演秦雪梅,从形象上来讲,两位都很胜任,但可能李会从声腔和理解上更胜一筹。她入门修行的要早,而且也的确修出了心得,之前的名师传艺她的几个阎派折子戏韵味十足,有品头,是个不错的阎派再传弟子。
   但又在想,会不会像之前陈大师那样形成一个气氛效应,省内外多家院团联袂呈现,多弟子多台大戏一同呈现出来,把阎派再传弟子的实力亮一下。在豫剧六大名旦中,阎桑是很薄弱的,桑派还有苗文华经常出来,而阎派现在几乎连人在媒体前宣传都没有了。亲传弟子都已经老了,退居二线做传承工作,而再传弟子却在各院团挑不起大梁,阎派戏沦为了折子戏或段子展示,这是非常可悲的。赵晓梅和封丘的朱巧云两位老师的弟子还有不少在团演出阎派大戏,其他老师的弟子就很少听说演流派大戏了。有的在团还立不起来自己的大戏。这当然无法全用演员是被动的理由搪塞过去,那为什么同样是被动的选择,别的流派再传弟子就能出头出戏,自己却只能跑龙套呢?这也需要再传弟子自己进行反思,为什么进了这个流派?是不是所谓阎派的哭戏孝戏真的当下不流行了?你要怎么面对,怎么把这个流派传承下去?阎大师生前工作过的院团挺多的,洛阳二团、商丘团、信阳团已经合作演出的南阳团、封丘以及山东的一些演出团体,也是影响了几代人,真的很乐见这次百年诞辰中能看到这些院团组团出现,像那年沙河团几场陈派大戏的郑州亮相,惊艳得很哪。听闻洛阳团的陈大华老师复排了阎派《蝴蝶杯》,期待能够在这次纪念活动中能够已整台戏的形式展演出来。当然还有很多优秀胡再传弟子如青年团的杜永真、新疆团的张培培等,而且当年受大师传艺的远不止这几位弟子,像桑派的苗文华、崔派的刘爱英、王红丽等,都得大师或其传人指点。
    把视野放大一些,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阎派。把场面做得足足的,让更多年轻人走进阎派。
    期待,这场属于阎派的淘汰饕餮盛宴。
    倾听,那久违的声音,如清晨鸟儿的歌唱。
    愿阎派艺术之花常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