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2021-07-08 09:50:31)
标签:

柏洲边

东江

祠堂

正德

牌坊

分类: 【天涯行者】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在东莞,柏树并不常见,但在东江之畔,铜陵之侧,却有一座名为“柏洲边”的村子。
     名字里透着一股子北方气息,这难道是一个南迁而来的村子吗?
     有报道称,村子建于南宋时期。那正是个动荡的年月,于是一群动荡中的人们来到了东江边,看到了一处与故土颇为相像的一方柏树林,于是便在这里扎根生存了下来,还给它去了一个诗意、怀旧的名字——柏洲边。
      我是偶然走进这个村子的,从博物馆了解到这里有一处战国早期遗址,但我对这些盆盆罐罐总是没什么耐心去踏访的,而且网上有报道看得出人们还在上面耕种,想必也绝少看到什么遗迹了。对于我们这些肤浅的人来说,那就是一块地而已,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翻过那道岗,就是有遗迹的那道,一拐弯就到了古村的核心区。其实,柏洲边所剩老村已经不多,寸土寸金的地段,念旧是无法生存下去的。稀稀落落剩下几间祠堂也是破败不堪。坚立钟公祠是其中保存完好的一座,但也已经很残破了,网上说重大时候还会在这里举事。但显然没有人去维护管理这里,破败,这是给我最大的感觉。从山墙到檐花、屋顶都是破败的,乱扯的电线尖锐地横在前面。祠堂前的那个池塘还好,半月形,泛着清涟。
       在靠近运河的地方有一座房子墙上镶着两块碑刻《明正德奉天勅命石碑》,用玻璃罩着,这种保护方式虽然能保护文物,但并不便于观看,更不便于拍照。村子里有文武科甲坊,据说村子里当年是出过进士的,而且还在村子里建了一座牌坊,但牌坊已经无处寻找了。18年去的时候并没有找到关于牌坊的任何东西,直到今年春节的时候,才在运河边偶然间发现了这座牌坊的残件,它被保存在一座巷门楼内部。即便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但它仍然是这个钟氏家族津津乐道的故事。
      柏洲边建了新祠堂,在运河边,很气派,祠堂前的水塘也很大,面向运河。但坚立钟公祠的坐向与新祠堂是相反的,也许当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当年村落可能是背靠东江的,而现在却是门对东江的。当然几百年沧海桑田,也许东江早已不是当年祖先看到的东江了。
                                                                    ——写于莞邑逗云轩  2021-07-01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石浮雕麒麟贪月局部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老榕树下的石狗公,难道这里也崇拜狗吗?石排塘尾也有石狗公。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莞邑风流】盛夏不妨榕阴里走走——东江之畔柏洲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