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术家的“考察期”

标签:
张梅贞阎立品入室弟子王素君金不换 |
分类: 【戏韵春秋】 |
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要收一个入室弟子,需要考察多长时间?时间短的或许要三五个月,时间长的或许要三年五载。而在豫剧大师阎立品亲传弟子、豫剧表演艺术家张梅贞老师这里,这个考察期是12年。
黄艺的表现没有让张梅贞老师失望。在艺术上,黄艺认真向张老师求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弘扬阎派艺术而努力,还使用直播、快手这些新的传播方式传播阎派艺术。张老师在艺术方面要求较高,有时候话说得很严厉,但是再严厉的话黄艺都能接受,一直对阎派艺术情有独钟。她对阎派艺术的不懈追求和敬业精神最终打动了老师,拜到了张梅贞老师门下,成为豫剧阎派再传弟子。
对收徒的严要求是对艺术的高要求的体现,张梅贞老师对艺术的高要求、对收徒的严要求绝非偶然,因为她的老师阎立品大师就是豫剧界对艺术高要求、对收徒严要求的典范。早在20多年前,我就曾多次亲眼目睹张老师对艺术的认真和敬业态度。当时,我是郑州大学学生艺术协会的成员,张梅贞老师和郭建民老师两位豫剧表演艺术家一起义务担任协会的艺术顾问。暑假时,协会组织了到农村的慰问演出,张老师和郭老师不顾炎炎夏日和我们一起演出。没有报酬,吃住在农家,舞台很简陋,但二位老师演唱时是和在城市的剧院里一样的高标准。
严师方能出高徒,有张梅贞老师这样的严师的悉心传授,必定会有传承传播豫剧阎派艺术的更多高徒。
注:我为什么要转这篇文章呢?因为当下的豫剧届拜师太儿戏了,动辄便可见某名家收徒就是二三四十号人,甚至更多,那感觉就都是成团批量生产的。老师们都在广播戏曲种子,但这种模式是否真的起到了传播戏曲的作用,还是误导了更多人。网段不时爆出的师徒之间恩怨的实践,全年王素君老师痛定之后公布自己弟子名单,最近金不换老师也被这事儿困扰。什么时候豫剧届能够正经传戏,正经学戏,不再把老师当做吆喝的名牌,现在院团演出报幕时,总会先把老师抬出来,某某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的入室弟子某某某,好像这样就增加身价了。殊不知表演不好的话,老师的脸都被这样丢光了。别让老师成为弟子的摇钱树,也别让弟子成为老师的摇钱树。豫剧这股歪风何日能止啊!向还拥有张梅贞这样的老师感到高兴,向还有黄艺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爱上你的流派,踏踏实实地学,认认真真地教,勿急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