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方
小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0,276
  • 关注人气:1,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豫剧新王派(豫剧名家王红丽所创立的流派)

(2019-05-30 08:56:01)
标签:

王红丽

铡刀下的红梅

风雨行宫

春秋配

小皇后

分类: 【戏韵春秋】
说说豫剧新王派(豫剧名家王红丽所创立的流派)
      2018年7月,“唱响新时代——河南民营院团背景公益展演”在梅兰芳大剧院火热开场,作为河南民营院团的一面旗帜性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也在演出之列,团长、二度梅的获得者王红丽率团演出了她的拿手好戏《铡刀下的红梅》,并演出了一场折子戏,观者如潮。
      5日,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领导牵头,众多戏曲界和文化界专家列席了专场座谈会,就“小皇后现象”及王红丽的演唱和艺术风格进行深度研讨,与会专家还一致认同王红丽达到了树立新流派的艺术修为,“一个流派的形成,创始人应该是上有师承,下有传人,经历长期艺术积淀之后,形成独具特色的声腔或表演,并通过市场和观众的考验,才有树家立派的资本。作为豫剧第三代艺术家,王红丽不拘泥于某一派,而是取百家之长,加以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并获得市场认可,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粉丝和观众,而这正是一个流派建立的根本。”于是,豫剧旦角王派正式成立。博文标题称新王派是区别与王素君的王派而言的,成立的规格之高令人侧目,但同时也点燃了戏迷网友的一腔愤慨——就她也能称派?
     其实,细想来,当今豫剧舞台旦角能够开山立派的恐怕不多,王红丽是其中之一,这还不仅仅因为她是豫剧界的首个二度梅,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荣誉等身。更在于从其出现尤其是成立小皇后豫剧团之后,王红丽就俨然成了一个旗帜性的人物。她的作品《春秋配》、《抬花轿》、《司文郎》、《美女涅槃记》、《风雨行宫》、《三更生死缘》、《铡刀下的红梅》、《五凤岭》等等,也随着小皇后豫剧团及王红丽的众弟子走进了千家万户,更随着王红丽早期弟子、学生的星散而遍地开花。她的《春秋配》至今仍是省二团的保留经典剧目,其他院团演出也基本是这个本子。至于其他多数都是其父王豫生及剧作家余笑予为王红丽量身打造的,是其独活儿。她的《风雨行宫》、《五凤岭》、《三更生死缘》、《铡刀下的红梅》、《抬花轿》在河南、山西、山东、河北等诸省国营或民营院团中移植都超级火爆,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之一。这些年以小皇后豫剧团为传承中心,追随王红丽学艺的学生、弟子一茬接着一茬,出现了一大批如李诗、周红梅、王晓一、张鹭明等优秀的传承人,即便是其他早期学生也将她的剧目待到了所在剧团,成为自己的拿手剧目。如扎根山西的岳静静的《风雨行宫》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剧目已成为岳静静的一个代表剧目,而且是其参加各大赛事经常拿出来参赛的剧目。有剧目,有弟子,而且有观众,当然王红丽还以她陈姿阎韵的艺术风格颇受好评,尽管长期在乡野台子演唱,导致她嗓子保养不是很到位,近年来有些退化,但总体而言,她的唱腔甜润透亮,作风细腻含蓄,有她的独到之处。
说说豫剧新王派(豫剧名家王红丽所创立的流派)
王派弟子周红梅的《五凤岭》剧照
     王红丽开山立派有其所当然的地方。作为一个戏迷,我钟情她的几个闺门戏,像《春秋配》、《三更生死缘》、《司文郎》及刀马旦的《五凤岭》,那“坐寨”一折太动听了,犹如风铃在耳。豫剧不应该沉醉在六大名旦的光环里,而且豫剧的流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在确立六大名旦的同时,我们的生角并不是没有好生角,当时展演的就有周海水、赵义庭、黄儒秀等,即便是刘忠河的刘派、王素君的王派也不是当时官封的,而是自下而上而自动形成的,而最终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很多人对建国后的形成的豫剧流派李树建的李派、胡小凤的胡派、王红丽的王派充满了敌意,其实大可不必,我想作为一个有一定成就的艺术家,不至于一点不掂量自己的斤两,有没有金钢钻儿心里还是有数的。没有剧目,没有弟子学生,没有观众,任何大家也不敢妄自尊大开山立派。当然开山立派之后,作为一派之尊更应该戒骄戒躁,必须在戒慎上下功夫,不能忘乎所以,固步自封。任何流派都会随着时间有所变革,时代在变,人情也在变,流派当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能够出现一些好的流派也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闲话少述,听两端王派唱腔吧。

王红丽《三更生死缘》“求爹爹再莫把伤心话儿讲”

王红丽《铡刀下的红梅》“破庙”(配戏崔玉萍)

李诗《抬花轿》

周红梅《五凤岭》“坐寨”

王晓一《泪洒姑苏》“投湖”

岳静静(非王派)《风雨行宫》“求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